话说慈禧三次葬
自古以来,人去世后,入土为安,大多是一次性埋葬,少数也做二次葬。而像慈禧太后那样,人死一次,被葬三回,可谓举世罕见。
一次葬不稀奇,二次葬凡指一次葬后,将棺木或尸骨取出再葬一次的习俗,这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二次葬的原因各异,比如因合葬需要,氏族或家族成员先亡先葬,待另一方亡故,再移骨合葬;也比如客死他乡,就地瘗之,后迁回故里重新安葬;再比如子孙发迹,另择风水宝地再行厚葬;还比如因水土侵蚀、工程兴建,危及墓地,只得检骨迁葬等。
慈禧太后活了73岁,她1908年去世后,为她搞的第一次丧葬活动,位及清朝帝王后妃之最。大太监李莲英侄孙在《爱月轩笔记》中估算,光是随葬品就所值白银五千万两,“足以富国”。如果这个数据靠谱,就大体相当于清朝的年均财政收入了。
人称清朝“无冕女皇”的慈禧,统治清朝近50年,为期仅次于康熙和乾隆皇帝,死后又如此厚葬,极尽奢华,为她的二次葬埋下了祸根。但慈禧被二次葬,又与上述通常那种二次葬的原因大相径庭。
1928年夏,慈禧葬后仅10年,河南军阀孙殿英打起了盗掘包括慈禧陵寝在内的河北遵化清东陵的主意。他率部以剿匪为名进入陵区,探到陵寝入口,动用工兵炸开封墓的金刚墙,撞开地宫石门,闯进墓室,劈开外椁,撬开内棺,开始疯狂盗宝。孙殿英后来回忆:“老佛爷像睡着了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黑了,衣服也上不了手了。”当时为了便于盗宝,兵痞们把慈禧遗体抬出棺外,扔在撬开的棺盖上。但为了不放过可能贴身的珍宝,把慈禧的龙袍和上衣都扒了下来。据说连含在慈禧口中的珠子也不放过,硬是用刀撬开她的嘴取出来。
盗案发生,四方声讨。本文不表主犯孙殿英如何多方贿赂,逃脱罪责。只看清皇室末代皇帝溥仪,一个多月后才得到东陵被盗消息,急忙派人前往东陵盗墓现场。他们赶到东陵,发现地宫内一片狼籍:慈禧遗体被一块椁板压着,脸朝下趴,两颊塌陷,眼成黑洞,花白头发上扎着一根红头绳,袜子被脱下一半,绣花鞋扔在地上。因为潮湿,加上暴尸日久,半裸上身已长出白毛。溥仪派去的人看到内棺没被劈坏,还能将就用,就把慈禧遗体重新装殓,放回棺内,盖棺封口。然后关上地宫大门,重新封好炸开的金刚墙,算是将慈禧做了第二次装殓。
时光转瞬,到了1980年前后,国家有关部门开放清东陵旅游,决定清理慈禧陵。清理小组进入地宫,发现了当年没有被孙殿英兵痞盗净的织金被褥、荷花枕套、佛字龙袍、福字夹衣、寿字夹裤、檀香木制评价慈禧一生的谥册、谥号印等。开棺后,看到基本还是当年溥仪派人装殓的原状,还有当年收拾起来包在一个小黄包中的慈禧生前剪下的指甲和掉的牙齿。慈禧遗体也算完整,只是肌肉已经无存,只剩下皮骨相连,像一具干尸。这次还测量了慈禧身高是153厘米,推测她生前不应低于一米六。
清理小组小心翼翼地将慈禧的遗体抬出来,在棺内喷洒了防腐消毒液等。再将慈禧抬入棺内,头北脚南,仰身直卧。还修好了被盗墓贼劈坏的外椁,套在了内棺之外,盖上椁盖,将一切遗物都恢复了原位。至此,完成了慈禧死后第三次安葬。
最后还要说到,包括慈禧陵在内的清东陵不但早在1961年就被我国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于2000年以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换言之,就连被葬三次的慈禧本人,现在也都成为了人类遗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