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大展闭幕
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现场的中心柱。(朱虹 摄)
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大展闭幕前最后一天,门口有大量游客前来排队观展。(朱虹 摄)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樊锦诗正在观赏成都博物馆展出文物。(朱虹 摄)
来自敦煌博物馆的讲解员正在做临展准备。(朱虹 摄)
在三个多月的展期中,“丝路之魂”大展受到持续关注,期间人气不减。(朱虹 摄)
“成博今日将不设闭馆时间,直到最后一位观众离场后才闭馆。”4月10日,在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圆满落幕前,馆方为前来参展的观众再次献上诚意。
据统计,截止到4月10日17点30分,“丝路之魂”大展参观人数共计108万人次。在法定节假日,每日入馆人数均接近2万人上限。展览期间,成博配套举办了22场“丝路之魂”系列学术讲座,现场参与7700人次,每场讲座预约名额放出后瞬间被一抢而空。来自敦煌、麦积山、新疆、成博4个单位的讲解员共讲解3374场,听众人数36万。节假日举办展览配套社教活动46场,共5000余人参与了各种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趣味社教活动。
在三个多月的展期中,“丝路之魂”大展受到持续关注,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都纷纷点赞,获得感满满的。而108万观展人次背后,则彰显了成都城市文化魅力。
“国宝”级文物和贴心服务 彰显成都的文化自信
要保持展览热度不减,首先必须以自身的高品质为基础。据悉,本次“丝路之魂”大展从敦煌石窟艺术和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两条主线出发,向观众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使观众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以及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的紧密联系,升华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国宝级”文物汇聚成都,不仅彰显了成都的文化自信,而且发出了传承丝路文化、再创开放新局的时代强音。
本次展览的主题“丝路之魂”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此次大展汇集了众多极具价值的文物,包括8个精品复原石窟揭开敦煌神秘面纱;70幅敦煌壁画临摹复制品及上百件精品文物,再现敦煌的辉煌历史。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九色鹿等国人耳熟能详的“敦煌元素”齐聚成都,让观众更加直观地近距离欣赏敦煌石窟艺术文化;还有60余件来自新疆石窟与麦积山石窟的壁画、彩塑精品,展现中西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另外,“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汇集了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2家文博单位的200余件套精品文物,吸引了众多想要一睹“国宝”风采的观众。
此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大展积聚人气保驾护航。本次大展的文物跨越了广袤地域,因此成都市博物馆特地邀请了来自敦煌、新疆、麦积山的讲解员,与成博的讲解员一起组成“丝路之魂”大展讲解团。来自四地共计120多名的讲解员,免费为观众朋友们提供完整、专业的解说,力求带来更好的观展体验。与此同时,为配合“丝路之魂”大展,成都博物馆在官方微信开放门票预约和讲座预约服务,极大地为观众观展提供便利,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轻松从容地看展览、听讲座。在大展期间,总共有80多名志愿者投入公众服务中。
同时,高水准的文化配套服务,丰富了大展文化内涵。为配合“丝路之魂”大展,成博密集推出了专场社教活动,成博积极推动博物馆文化走进校园,让更多中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大展期间,成博配套举办了22场“丝路之魂”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到樊锦诗、王旭东、齐东方、项楚、魏学峰等著名专家学者,为观众普及“敦煌”和“丝绸之路”相关知识,而配合敦煌展推出系列文创产品,则满足观众“将文化艺术带回家”的需求。
高品质展 见证成都深厚的城市文化品位
2017年4月8日,“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达成“成都共识”,四川是中华丝绸文明起源地之一;四川作为丝绸之路交汇点、枢纽地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价值;巴蜀文化在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正更加主动自信地参与国际人文交流,积极推动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构建新时期的思路发展网络体系。“丝路之魂”大展从学术上厘清了天府之国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文化惠民”,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在文化上的具体反映。近年来,成都的博物馆发展迅速,成都博物馆为积极响应文化惠民政策,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文化服务需求,由此举办了以“丝路之魂”大展为代表的一系列精品展览。这些高水平展览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文化繁荣的成果,也让“文化惠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当然,举办高水平临展,不仅有利于博物馆自身品质、影响力的提升,更是对观众文化生活正面积极的引导。更多观众选择走进博物馆,深入了解传统历史文化,获取高品质文化产品。从参展人数突破100万这个罕见的数字背后,足以见证成都这座底蕴深厚的城市文化品位。
通过这次大展,能够感受到观众高度关注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博物馆看展览正成为新风尚。
据悉,“丝路之魂”即将开展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因其“丝绸之路”和“敦煌”主题受到广泛关注。2016年12月27日至今,成都博物馆的游客意见薄已写满了观众们的留言。观众们从本次大展中感受到了文化自信,对这份文化大礼予以好评。据统计,大部分观众都会“二刷”、“三刷”,成了博物馆常客。甚至有多名观众至少到访六次,成都博物馆联系他们后得知有一位先生是北京人,因喜爱传统文化,不远千里来看展。
此外,社会各界人士给予高度评价,成都作为文化古都的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茅盾奖得主、著名作家阿来说:“因为策划人的精心设计,这个展览从丝绸之路这个切口进入,呈现出清晰而具体的历史感。”他认为这种历史感能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丝绸之路与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宗教和不同族群之间深远持久的文化交流。
此外,还有不少外国友人专程来看大展。8国驻蓉领事馆的30余名成员、硅谷代表团以及主持人“俄罗斯川妹子”虹韵都被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新加坡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颜呈吉说,“这是我第一次观看呈现敦煌艺术和文化的展览,非常新奇。”一个小时的参观时间在他看来,根本就不过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