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东巴造纸技艺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ⅷ-5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香格里拉县 申报日期 2006

 

  纳西族东巴造纸的制作工艺较为独特,主要流传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白地村。

 

  白地,即白水台,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被称为东巴文化的圣地,白地纸是东巴写经中最重要的用纸,在滇西北久负盛名。

 

  东巴造纸采用当地独有的一种植物“阿当达”,即瑞香科丽江荛花(wikstroemia lichiangensis w.w.smish)为主要原料。造纸过程一般包括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环节,工具主要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纳西族东巴造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内地造纸法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晶。白地东巴所造的纸色白,纸质厚,便于书写经文。由于造纸原料本身有毒,因此纸张不易被虫蛀,可长期保存。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统计,用这种纸书写的东巴经典当时就有5000多卷,为弘扬东巴文化作出了卓著贡献。奥裔美 藉学者洛克曾调查过这种传统造纸工艺,并在其著作《纳西族的生活与文化》中作了翔实介绍。

 

  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取材独特,技艺传统,实用性强,是东巴经书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研究我国传统手工造纸的实例之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东巴造纸也被开发为旅游纪念品出售,或被作为东巴画的绘画纸张,市场前景较好。由于这一独特工艺仅为东巴所掌握,且传子不传女,在传承方面受到很多限制,当地的主要造纸艺人和志本以家庭作坊进行生产,规模较小,加上原材料资源有限,东巴造纸的未来发展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