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饼花制作工艺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ⅷ-14 所属地区 福建·宁德·福鼎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福建省福鼎市 申报日期 2006

 

  “饼花”是二百多年前,福鼎当地民间艺人独创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种特有画种,它是专门贴在中秋月饼上的一种装饰画。表现内容以戏曲题材为主,形式新颖,有美人式、八景式、八果式、团式等。画面色彩鲜艳、热闹,以红、黄、绿、桃红等色为主,线条清晰,民间和地方特色极浓,群众非常喜爱,流行于闽东霞浦 、福安、柘荣各县市和浙江的平阳、苍南一带,各地群众都习惯于在小孩排饼赏月后,吃了中秋饼,把一幅幅饼花贴在自家大厅壁或房间壁上装饰欣赏,成为福鼎市和这一带流行饼花地方的一种特有的节日风情。

 

  对于八九十岁的福鼎人来说,贴着饼花的月饼才够正宗;对于五六十岁的福鼎人来说,饼花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精美艺术品;对于三四十岁的福鼎人来说,饼花是儿时模糊的记忆;对于二十岁左右的福鼎人来说,多数已不知道饼花为何物了。曾经在福鼎鼎盛一时的饼花制作工艺现在为何如此难得一见?带着疑问,记者来到福鼎市进行了相关采访。

 

  独树一帜的饼花制作工艺

 

  “饼花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剪纸、手绘到木刻三个阶段,到了木刻阶段后期,饼花的形式就逐步走向标准和正式了。”据福鼎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马英杰介绍,饼花的历史沿革,现已无文字可考,历代艺人相传,自清乾隆年间,就有剪纸形式的代表作百子花,以后又有手绘团式饼花,清末民初时出现民间艺人群体,同时创作了独特美人式、八果式、八景式等饼花,为全国罕见。到了民国,一位演木偶戏的艺人林通玲将手绘饼花刻在木版上,木刻饼花从此开始。抗战胜利后,上海洋版戏文图冲击福鼎饼花市场,这种戏文图流行于文革前夕。文革后,中秋饼花出现简装与高档装璜,原来的饼花一去无踪,月饼除了送小孩,也成为社交礼品。“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师大吴启瑶教授为了更好地宣传福鼎饼花,专门在福鼎收集了一百多幅饼花原版及饼花,从那时起我们才发现了饼花这门工艺。”马英杰说道。

 

  记者从老艺人的口述中了解到,福鼎于乾隆四年置县,由于置县后人口增多,经济繁荣,也带来文化繁荣,县城庙宇增多,各种迎神庙会和民风民俗活动也跟着丰富起来。在清乾隆时就有百子花。百子花是以红、白、绿三种色纸剪成,白纸剪人物的手和脸,红纸剪衣,绿纸剪裤(或者绿纸剪衣,红纸剪裤),用墨色画五官,然后拼贴而成。人物以儿童为主,所以称“百子花”,又因“百子花”画面较小,只有拳头大,所以叫“拳头花”,每个月饼只贴一个人物。

 

  “清末,一些绘画饼艺人能书能画,能彩扎,手绘团式饼花应运而生。‘团花’的名称是由艺人画在纸上的圆形饼花而来。其格式圆,大小有直径四寸、六寸两种,直径四寸的画一至二个人物,直径六寸的画二至三个人物。内容以戏曲为主,人物的周围以色彩勾上五彩祥云衬托之。”马英杰告诉记者,清末民初,随着绘制技法和形式的发展,以及民间艺人群体的出现,在“团花”的基础上又发展创造出了工笔重彩的泥金饼花,将福鼎手绘饼花的发展推向高潮。

 

  记者在马英杰展示的饼花样品中看到,“泥金饼花”工笔重彩,加上金色,画面富丽堂皇且细致,以粉抄脸(分浓淡画法,民间艺人俗称抄脸),五彩画衣冠,金色勾袍甲,兰、绿色填地(底色),粉彩点花果,色彩鲜艳,比起团式饼花增添了不少声色。而且,在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有“美人式”、“八果式”、“八宝式”、“孩儿式”等等,大大增加了饼花品种。

 

  “它还以人物多少标定月饼的重量,”马英杰介绍,如一个人物定为四两饼,两个人物半斤饼,三个人物十二两饼,四个人物一斤饼,最多十六个人物为四斤饼(过去一斤以十六两计算),“这倒也是个很有趣的地方。”据了解,其工价往往比月饼本身高好几倍。当时价格银元一至五角,大户人家还向艺人定约。

 

  “泥金饼花”最盛行时期,约在民国十至二十五年间,后来便被木刻饼花所取代了。相传,民国初年,福鼎有位木偶戏艺人叫林通铃,看到饼花销路很好,福鼎邻县霞浦、柘荣、泰顺、平阳等地都纷纷来福鼎定购饼花,他就收集些饼花稿,刻在木板上,用墨来印,在墨线基础上填色彩,这种木版饼花,人物脸部不印五官,是在印完之后,再用粉料开脸,画出五官,民间艺人称这种饼花为“洗脸饼花”。不久,福鼎城关文成堂书坊陈厚瓒,城关附近南阳潘记也先后刻木板印制饼花。这两家印制比较完整,颜色基本定型,主要用水料,如洋红、洋绿、紫、黄等色,发动自己家里妇女上色。后来温州叶新大石印局和福鼎潘宗銮石印局,进一步把饼花稿描在石印上印饼花,以后还有福鼎巽城朱元盛、朱英贵,仿水印木刻效果,刻制套色水印木刻饼花,天色还分浓淡,福鼎城关文成堂也刻套色饼花,文成堂陈吉人、林弼受新兴木刻的影响,吸收新木刻线条刻制饼花,这都是福鼎饼花创作的进一步发展。

 

  莫让饼花技艺艺随人走

 

  马英杰告诉记者;“现在,能制作剪纸百子花和手绘饼花的艺人,最年轻的也有80多岁了。至于木刻饼花,只存有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模板,而会刻版的老艺人恐怕很难找得到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附于人而存在,饼花的制作技艺也不例外,随着老艺人们的渐渐离去,饼花制作技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福鼎市文化馆馆长潘友玲说,“保护饼花制作传承人,让他们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而要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实下去,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

 

  据了解,饼花传承人庄培元年事已高,目前在敬老院生活。自2005年,福鼎饼花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做为主要传承人的庄培元,还没有得到过任何经费上的支持,因此,也没有进行过传授活动。此外,要培养新的传承人,也要有培训的经费。2005年以来,潘友玲一直为这件事忧心不已。2006年和2007年,人大会议期间,他分别提交了《关于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及项目的调查中报专项资金亟须拨款支持的建议》、《关于加大资金投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两项议案。“议案已得到回复,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面临着资金困难的问题,希望人大和政府能进一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状况,继续给予支持,这样就可能使饼花制作技艺等项目在艺随人走前传承下去。”潘友玲充满期待地表示。

 

  “饼花制作技艺后继无人,令人担忧;很多珍贵的饼花模板至今尚流落民间,也同样令人忧虑。几十年来,许多版被随便弃置于家中,造成许多版流失,大量版被虫蛀蚀,有些被当柴火烧了。如最迟的木刻版: 58年的《农业学大寨》、《人民公社好》等反映我国现代史实的饼花版,依然没有搜集到。”马英杰说。这些年来,马英杰和其他文化工作者一直在对饼花及其木版进行收集,并将已收集到的各种饼花进行整理,写出文字资料,发表于“福建画报”、“福建文化报”、“香港大公报”、“商报”。部分饼花被收入“中国民间年画百图”、“中国民间木刻版画”并拍成电视专题片于福建省电视台“古韵闽风”栏目播放,又入选美国华语台播放。

 

  马英杰说,下一步,他们希望能把饼花再次推向市场,让它在市场上寻找立足点,焕发新的生机。假如饼花与中秋月饼能再次结合于市场,那将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一次完美延续。

 

  没贴饼花的月饼不好看

 

  一把剪刀,一张色纸,喀嚓喀嚓……十几秒后,一个漂亮的百子花便剪成了。剪这个百子花的正是福鼎饼花的代表人物―――庄培元,他今年已经92岁了,制作饼花时,动作依然迅速敏捷,毫无生疏之态。

 

  庄培元出生在一个制作饼花的家族,从9岁起便开始学做饼花。“那个时候,我家有六口人,每年从正月底到八月十五,一家人都要一起制作饼花。”庄培元回忆说,“刚开始时,家里大人先把花样画下来,我再依着花样临摹,然后跟着家人一起给饼花上色。日子久了,自己也就会制作饼花了。”庄培元小的时候,饼花在福鼎一带极为流行,家家户户购买月饼时,首先要看贴在月饼上的饼花是否精美。所以,当时很多饼店,经常在年初就开始向艺人预约订购饼花。

 

  在庄培元的记忆里,当时饼花的价格并不高。一个小月饼只卖3分钱,贴在上面的饼花大概只有1分钱左右;一个大饼也就1毛2,贴在上面的饼花最多值4分钱。即使是这样的价格,庄培元一家制作饼花获得的收入也颇为可观,六口人一年的日常开销基本要靠这笔收入来维持。庄培元的家族擅长制作剪纸饼花和手绘饼花,技艺代代传承,他13岁时,就已掌握了这两种饼花的制作工艺。庄培元说:“饼花的表现内容都很贴近百姓生活,比如百子花剪出的图案都是喜庆的中国娃娃,手绘饼花画出的图案都是一些有趣的戏文片段,如《白蛇转》等。这些饼花不仅受到了福鼎当地人的喜爱,还一度销售往浙江泰顺等地。”

 

  制作饼花,对于年轻时代的庄培元来说,仅仅是一项工作任务。从9岁到16岁,他的家族都可以源源不断地接到饼店的饼花订单,他也就整天忙于制作着各种各样的饼花。可是,当他17岁时,家里接到的饼花订单渐渐少了,他才开始注意到,刚刚兴起的木刻饼花已经迅速地打开了饼花市场。“不过,木刻饼花用一个模板可以制作出大批量的饼花,比手绘饼花的制作速度要快很多,在饼花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算是一种进步。”庄培元说,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工艺进步对饼花市场带来的冲击和改变。

 

  “如果说第一次工艺的改进,仅仅是冲击到了手绘饼花,那么,两三年之后,上海戏文图的出现,则彻底地冲击了饼花市场。上海戏文图使用机器印刷,不仅生产速度加快了,而且印刷品的色彩比木刻饼花和手绘饼花更为鲜艳。很快,饼花就被戏文图取代了。只有一些小月饼,由于不能使用大幅的戏文图,依旧沿用百子花。”回忆起这段往事,庄培元显得很无奈。他认为,这些传统工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被取代的,身为艺人,他们无法挽回这种局面。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