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日用竹编技艺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ⅷ-4 所属地区 四川·成都·崇州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成都市崇州市文化馆 申报日期 2006

 

  被誉为“竹编之乡”的美丽小镇道明镇,位于崇州市西北部,距离崇州市区6公里,是一个拥有5800多户农家的川西小镇,由于该地区历史上竹编艺人层出不穷,且竹编工艺广为普及,所以至今仍有30%以上的农户从事竹编工艺和生产。

 

  道明竹编产于以道明镇为中心,辐射附近的济协、东关、白头、公议等乡镇的竹编艺术之乡。在山水秀丽、风景优美的农家院落,随处可见竹编艺人坐在树阴和屋檐下精心编织的情景。据考证道明竹编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尤其是清代初年以后,竹编工艺迅猛发展,经历了由粗到精、由简到繁、由生产生活用品向高档工艺品发展的蜕变之路。

 

  道明镇自古盛产慈竹,在农家小院的四周和美丽的乡村田野,随处可见一从丛青翠的竹林,仿佛是一道道青色的屏障。竹编艺人们砍下慈竹,经过去青皮、剖片、日晒、划篾丝、染色等工序后,再经过编、绞、琐、插、穿、扣等工艺技法,编织出一件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丰富多彩的竹编工艺品、日用品。可以想象,道明镇那些心灵手巧的竹编艺人,坐在飘散着竹篾清香的作坊里,用灵巧而智慧的双手编织出美妙的生活与竹器,那些琳琅满目的竹编产品像小山一样堆积起来,然后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走进喜欢竹器和环保产品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道明竹编的主要产品有篼、篮、盘、瓶、灯、扇、盆、椅、画等近15个大类、800多个花色品种。艺术竹编有壁挂、花插、茶具、凉帽、竹包、仿古家具、竹丝彩绘等。用细若发丝的竹丝编织出来的女式挎包,具有轻便、柔软和时尚的特点,深受都市女性的青睐。竹编书画也是道明竹编一绝,艺人们采用染过颜色的竹篾丝条,编织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

 

  清代光绪年间,由当地艺人编织的儿童玩具获得四川劝业会一等奖。1992年,道明镇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竹编艺术之乡”。2004年,道明竹编被列入《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概览》一书,享誉国内。20世纪80年代,道明镇有4名工艺精湛的竹编艺人,先后走出国门,到哥伦比亚、牙买加、格林纳达等国家和地区,向异域他乡的人们传授中国的竹编艺术,使道明竹编技艺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道明竹编所用原料,一般是生长3年左右的慈竹。这一时期的慈竹由于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具有坚韧柔软的特点。艺人们去掉竹的头尾,精心挑选中间一段颜色一致又没有斑点且节长质细的部分。在编织过程中,道明竹编主要采用经纬编织法。在此基础上,还大量采用编、插、穿、削、琐、钉、扎、套等方法,使竹器的图案和外型更加丰富和耐人寻味。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编织竹器时,竹所固有的清新高雅特质与艳丽的颜色互为补充、交相辉映,产生一种奇妙的艺术效果。

 

  道明竹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川西文化风格,是川西地区惟一保留比较完整的竹编工艺,对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妥善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均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为了使道明竹编工艺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扬,当地政府已经制定规划,一方面培养竹编艺术的后起之秀,一方面吸收其他竹编艺术的优点和特长,使道明竹编技艺更加精湛,并且走向更加宽广的市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