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被证实 万件精品重见天日



考古人员清理出的红砂岩岷江古河床
工作人员在汽车“文物移动医院”里清理刚刚出水的文物
考古发掘现场
据一些地方野史记载,明朝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1646年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在此遭明将杨展伏击,战败船沉。当地几百年来一直传说不断,称有1000船金银财宝沉于江底,有一句歌谣说:“谁人能识破,买尽成都府”。
部分发掘出水的文物
考古发掘出水的金首饰
2005年以来,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陆续发现了大量文物,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装于木鞘中的银锭、“西王赏功”钱币以及大量的银质饰品、碎银等。2015年经专家论证,江口沉银遗址极有可能是文献中记载的张献忠船队被伏击地点。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岷江水下,面临盗掘风险,保护难度极大。自2013年以来遭到多次盗掘,警方抓获了一批犯罪分子,并追回多件珍贵文物。
考古发掘出的“西王赏功”金币
明代嘉靖45年朝廷册封荣王嫡长子的金策。这是当地警方破获的江口沉银盗掘案件中收缴的文物。
长沙府天启元年五十两金锭,表面凿刻铭文“长沙府天启元年分岁供王府足金五十两正,吏杨旭,匠赵”。这是已知的明代金锭中最大的锭型,存世稀少,价值极高。这也是当地警方破获的江口沉银盗掘案件中收缴的文物。
“永昌大元帅印”,印台上阴刻“永昌大元帅印,癸未年仲冬吉日造”。该金印铸造于1643年农历11月,应是张献忠自封“永昌大元帅”时铸造。这枚金印是当地警方破获的江口沉银盗掘案件中收缴的文物。
“永昌大元帅印”印文
为避免江口沉银遗址遭到进一步的盗掘和破坏,充分了解遗址的分布范围以及文物在水下的保存状况,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实施江口沉银遗址发掘项目,发掘范围约为2000平方米。目前出水文物超过一万件,实证确认了民间流传的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出水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张献忠分封嫔妃的金册、银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等30多位考古学家现场考察后认为,这是中国传说、记载的几处皇家藏宝中唯一被找到且是由考古机构科学发掘的批量宝藏;出水文物数量多、等级高、种类丰富,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和生活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岷江河道考古发掘现场,一群工作人员身着黄红相间的马甲在河滩上忙碌,现场的抽水机、筛选机等设备正在工作。考古现场周围有围堰和导流渠。“使用金属探测、磁法、电法等物理勘测方法确定挖掘地址,再通过筛选机与人工筛选双重筛检挖掘物,确保文物无遗漏。”现场一名工作人员称,发掘过程中还精准记录每一件文物的出水位置。
考古发掘现场
据了解,由于发掘只能选择在枯水期开展,距离今年发掘工作结束还有约一个月。尽管出水文物数量巨大,但专家认为,目前的发现可能仅为“江口沉银”的冰山一角。>>点击入驻“跟小文一起赏文物”移动平台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