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面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ⅷ-35 所属地区 山东·德州·宁津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宁津县文化局 申报日期 2006

 

  大柳面以条长数尺,疏而不乱,缕分条析,软而有力而著称,故又有“弓弦而条”、“金丝缠碗”之美名。

 

  大柳面,不仅是它可以让你吃得热热闹闹,还有面的精细、玲珑:它细如粉丝、色如嫩柳,滑爽可口、韧而不断。将面盛于碗内,状如“弓弦”欲射,形同“金丝”缠碗。这大柳面的好吃最重要的还在于调卤的考究。三分卤子七分面,这卤子就是面的打扮。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这浇面的卤子五花八门,可谓是蔬菜中的群英汇萃、调味品中的黄金搭档。荤素皆有,相得益彰,温食凉用,皆为美食。

 

  大柳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炸酱面、肉卤面两种。炸酱面的面卤是由豆酱或大黄酱放入香油拌匀,加适量花椒、大料、八角文火炙熬,直至酱酥散成粒。肉卤面的主要调料是肉片卤汁,并配以豆芽、西红柿、豆角、茄子、青豆、蒜薹、黄瓜丝、香椿芽、香菜末、花生面、火腿肠末、芝麻酱、香醋、大蒜等浇在碗中,卤子高过碗口。不及下箸,就会让你垂涎三尺。

 

  据史料记载,大柳面因最初形成于大柳镇而得名,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由一张姓面铺所创。清光绪年间,张家面铺的第五代传人张连贵,十几岁就熟练掌握了擀面的技艺和面卤的调配方法,他亲手带徒弟,扩大经营,技艺代代相传。七十年代末,张连贵的得意门生王文选,曾多次到外地表演和传授技艺。1981年,“日本料理代表团”来德州时,王文选师傅亲自表演,日本客人品尝后赞不绝口。

 

  现在,大柳面这一名吃除了大柳镇几家饭店经营外,宁津县城及许多乡镇也均有经营。相信不远的将来,大柳面这一名吃定会走出德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我因特爱吃大柳面,所以一次趁去大柳面馆吃饭之机,买通饭店师傅,得知大柳面的做法:以精粉为原料,加适量盐、碱,冬季用温水、夏季用凉水和面,和好后醒面20至30分钟,然后擀成薄片。切条时讲究刀功,轻按快切,切成后撒开。下锅时,扇面状下至开水锅内,开锅后迅速捞出,放入凉水中捞出即食。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