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里土陶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先后卖掉自家的两处宅基,20余年如一日,痴心抢救、发掘、研究濒临灭绝的伏里土陶艺术,使其飞出山沟,走向世界。”在枣庄采访时,文化局的工作人员这样给记者介绍伏里土陶的唯一传人、枣庄山亭区西集镇原文化站站长甘志友,称他为“伏里土陶的守望者”。

 

  六千年“耍货”

 

  珍贵的艺术绝活

 

  10月下旬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枣庄市文化局工作人员尹秀娇带记者去山亭区西集镇拜访甘志友。路上,尹秀娇介绍,伏里,由伏羲故里而得名。根据当地出土文物考证,这个地方制造土陶的工艺有6000年的历史。用独特的土质、绝世的工艺制成的土陶,保留了各朝代的民间文化、生活风俗,绵延发展,形成了独特风格,艺术造型和花纹缀饰惟妙惟肖,形象逼真,被当地人称为“耍货”。许多中外专家、学者也认定“伏里土陶具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形制、浓郁的汉代风韵、南北朝的特点。明清时期,这里又有吸收其他姊妹艺术之长处的印痕,是珍贵的稀有土陶之物”。但“文革”时,窑拆了,模具砸了,土陶绝迹了。1978年,甘志友当上镇里的文化站站长,立志救“活”他从小就热爱的这一祖传绝活。但其中的甘苦可谓一言难尽……

 

  说话间,车到了西集镇,停在一户农家小院前。57岁的甘志友正冒着小雨在门口迎接我们。

 

  不把土陶重新烧出来

 

  就是不肖子孙

 

  “我摆弄起手拉泥坯、泥条转盘、泥板拼接,感受到了水土交融的力量;坐在窑边,等待熊熊燃烧的火焰把土坯‘升华’成陶器,又感受到了火的神奇;手捧烧好的温热的土陶,爱不释手,心里得到的是一种真真正正的快乐!”甘志友向记者说这番话时,高兴得像个孩子。他说,在他看来,每一件陶器都是有灵性的,静静地注视它们、摩挲它们,仿佛看到了数千年前的风景,听到它们在讲一个个古老而动人的故事。

 

  其实,甘志友和伏里土陶的不解之缘本身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枣庄山亭区西集镇伏里村祖祖辈辈制陶,甘志友从小就和泥巴打上了交道,他见鸡捏鸡,见狗捏狗,做的“耍货”有模有样。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的窑都拆了,“耍货”模具被当作“四旧”砸碎了,碎片堆积如山,甘志友亲眼目睹了这一场景。1978年,甘志友当上了镇里的文化站站长,他琢磨着想救“活”他从小就深爱着的土陶。“那时我的想法是,不把土陶重新烧出来,就是对不住祖宗的不肖子孙。”甘志友说。可要想让土陶“活”,就得有祖传的模具,到哪里去找呢?为此,他走村串户收集“耍货”模具。当时村里一位80多岁、性格孤僻的老工匠甘志恩是唯一谙熟“耍货”制作工艺的人,甘志友诚心向老人求教,在老人病重时,他跑前忙后寻医问药。真诚终于换回理解,老人临终时,指着院内一棵弯枣树对甘志友说:“树底下是以前废了的地瓜窑,在那里我偷埋了16副模具,它是咱村多少代人的命根子,交给你我放心……”

 

  用这些模具,甘志友花一年时间做了几百件土坯,而后卖粮立窑。父亲也鼎力支持,把为哥哥娶亲的钱全部用上了。可装窑时坯倒了,把甘志友砸在窑里,差点送了性命。伤好后,再做坯,再立窑……1982年底,甘志友带着自己亲手烧制的39个品种、600余件陶器,参加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山东民间工艺美术品展销会。其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院长张仃主持召开了中外专家学者座谈会,专门对伏里“耍货”进行系统探讨,并下了这样的评语:“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是山东土陶艺术品种当中独系发展起来的稀有艺术品种,使各文化层次的人看后都有不同感受,是真真正正的民间‘绝活’!”

 

  土、俗的结晶

 

  提及土陶,甘志友有说不尽的话。他告诉记者,伏里土陶“绝”在做模、手捏和窑内温度控制上。伏里村村南并立着两座小山,当地人叫它们龟山和蛇山,伏里土陶用土就是取于山边一个叫黑风口的地方。用黑风口的土摔成泥条,再用水洗,取水中沉淀物做成泥坯;借助模成型,再经过修坯和洗坯,晾7天左右,放置窑中焙烧。窑里的温度决定着陶器的成败,有时上下错上几摄氏度就能废了一窑的作品。

 

  在甘志友的工作室里,那些过“关”作品独具特色,其简、其朴,俗到极处,土到极处,让人冥冥中感受到超凡脱俗,出雅出彩的艺术魅力,仿佛与陶器一同走过一道道的历史栅栏。

 

  工作室的陈列架上摆放着几个“大站狮”,臃鼻、独特的花纹缀饰和“s”形狮子尾巴,乍看是狮,细看不像,是虎、是狼、是豹、是狗,又都不是,甘志友说,这正是伏里土陶中狮子极具特色的地方。中央美术学院梁任生教授对大站狮这种“似是而非”的造型艺术非常赞赏,曾激动地高举双臂大声说:“它完全可以拿到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去。”

 

  记者拿起一个造型粗朴的蟾蜍把玩,甘志友说,土陶艺术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蟾蜍。蟾蜍又名“避邪”,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伏里村附近出土了一批汉代画像石,其中刻有“日”、“月”的画像石中就有蟾蜍、玉兔等4种精灵的图案。在我国民间,因为蟾蜍外形丑陋,人们深信这种精灵有神奇的避邪、祛毒疫的功能。汉代以后,民间还有“得大蟾,必大富”的说法,所以,蟾蜍作为一种崇拜逐渐流行。“得蟾蜍可祛病邪、增福祉”的信仰也使得伏里的土陶艺术流传开来。

 

  土陶命运难卜

 

  近年来,甘志友投入地对“耍货”进行研究。他把“耍货”和家乡的名字结合起来,起名为“伏里土陶”,并按其用途,系统地分成祭祀、赏玩、生活用品三大类。祭祀类主要有烧香用的圆鼎、方鼎、香筒、土碟、香褂等。赏玩类有狮子、蟾蜍、鸡鱼狗、兔龟牛等,除狮子、牛等摆件外,大多是儿童玩具的口哨。生活用品类则有阖缸、阖盆、八角松枝盆、大小花罐等。

 

  甘志友不断从出土文物中吸取“营养”,阅读了大量考古专著。为了一个图案、一个问题,他经常到博物馆、考古工地请教考古专家。如今,甘志友是伏里土陶唯一的传人,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誉称号。他说,为了伏里土陶他几乎倾家荡产,先后卖掉了家里的两处宅基,投入了20多万元,到如今还欠着一笔外债。但令他欣慰的是,通过多年来的摸索,现在他可以自己做模,并能制出30多个品种,这些品种的独特造型以及其表达出来的意义,都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

 

  听甘志友讲述伏里土陶重回人间的故事,心生感慨,为他叫好。但记者临行时甘志友的一番话又让人心中生梗。他说,专家看中了伏里土陶,但并不等于市场的认可;还有,当地人也认为土陶太土,看不起这门艺术,年轻人很少有愿意学制土陶的。这样下去,土陶今后的命运,谁也说不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