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牛头山军事遗址再添古军事防御设施遗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位于安吉县天子湖镇长隆村的省级文保单位牛头山军事遗址,由古栈道、石构建筑基址、石构瞭望台基址、石灶、石刻等遗迹组成。根据考古调查推断,为南宋时期构筑的军事防御设施遗存,在宋王朝抗击北方金兵南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浙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军事遗址之一。

 

  近期,长隆村村民提供牛头山东侧的站壁山、石头人山、平顶山等有古代战场遗迹信息,安吉县文物局邀请省考古所专家一同赶往牛头山进行勘察。

 

  在站壁山和石头人山近山顶的山腰处,分别发现土筑掩体,其中站壁山掩体长约30余米,石头人山掩体长约20与米。通过勘察发现,二处掩体为深约1米的凹形地,外筑一圈土筑挡墙,上宽0.5—1米不等,墙面较平整,并沿山体起伏。

 

  在站壁山东面的大、小平顶山(当地人俗称“营盘基”)山顶,是较平整的平台,面积分别在8000和5000平方米左右。在两座山峰的半山腰,也同时发现了断断续续的土筑掩体。

 

  通过文物调查得知,在安吉境内的天目山东、西两支山脉中遗存着众多的掩体,绝大部分为新四军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时构筑,其掩体特点是壕沟浅而小、挡墙短而窄,挡墙有间隔的凹陷处,是为卧人和架枪械所用。而此次牛头山周边山峰的掩体,挡墙宽而高,无凹陷处,明显不同于后期掩体的形制。

 

  据史料记载,南宋初年,金兵第三次南侵的线路为建康——溧水——广德——安吉——临安,安吉成为必经之路,由此宋王朝在宋都临安(今杭州)西北门户安吉境内的天目山东、西两支山脉中构筑了众多的军事防御设施,如关隘、烽火台、瞭望台、营寨等,并派遣民族英雄岳飞率领岳家军在此抗击。

 

  牛头山周边山峰的掩体均环绕于该山峰的东侧或北侧。据当地老百姓介绍,东西向贯穿长隆村的金鸡溪,在未改道前就是于山脚下的北侧然后折东经过,同时还有一条古道伴行。

 

  通过综合分析推断,这些掩体的构筑年代应与牛头山军事遗址为同一时期,且作为保护牛头山重要军事设施的战略防线;而俗称“营盘基”的山顶平台,明显是人力所为,有可能是当时扎营的营寨。

 

  牛头山周边山峰掩体和平台的发现,丰富了牛头山军事遗址的文化内涵,对研究安吉南宋抗金史可提供珍贵的参考资料。(安吉县文物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