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传说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文学
遗产编号 ⅰ―7 所属地区 湖南·郴州·苏仙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郴州市苏仙区 申报日期 2006
拜谒湘南起义烈士纪念塔后,我们来到距郴州市仅2公里多的苏仙岭,苏仙岭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郴州市郊,这座名山并不高,海拔只有525米,但它自古以来就很出名,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上千年来,一直因苏仙岭的传说而声名远播。
据传西汉年间,郴州城东潘家坪有一位长得十分漂亮又知书识礼的潘姓姑娘,有一次在郴江边洗衣服,被一根江水飘来的红丝线缠住了洗衣用的棒槌,用手扯不掉,她就用嘴去咬,红丝线却钻入她肚中,由此受孕,为了避开村里人的耻笑,她躲在苏仙岭的一个石洞中生下一个男孩,此孩即苏仙。苏仙出生后,因未婚生子被其母含泪遗弃,但遇有白鹤以羽暖其身,有白鹿喂其奶水。苏仙自小修炼,修成后跨白鹤升天。因其飞升前曾先知次年郴州附近将遭瘟疫,遂嘱其母以井水、桔叶熬药解瘟疫之法,其母按其所嘱救治了大批中了瘟疫的百姓。百姓们感其恩,为其在苏仙岭上修建苏仙观,供奉其神像,苏仙岭亦由此成名。
白鹿洞之上一石壁下建有护碑亭,而亭内壁上石刻就是赫赫有名的三绝碑。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秦少游)遭贬至郴州,写下借景抒情,发泄愤懑,亦是他代表词作之一的《踏莎行?郴州》一词,三年后含愤辞世。苏轼(苏东坡)在极度伤感中写"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之跋语。后来,大书法家米芾得到秦词苏跋,感慨中题书留下。后人即将秦祠、苏跋、米芾书摹刻于此。三绝碑极富艺术价值,一直受人观仰。登苏仙观远眺,可见连绵群山起伏若海中波涛,景色飘缈,秀美异常。
在来郴州的列车上,旅客得知我们到郴州旅游,旅客就说郴州有什么好玩的?我们游了苏仙岭后,觉得不虚此行,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女排选择郴州作为训练基地,一定有它一定的道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