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史诗《查姆》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文学
遗产编号 ⅰ-12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双柏县 申报日期 2006
彝族史诗《查姆》流传于双柏县哀牢山彝族地区及大麦地乡底土村一带,在没有彝文之前均为口头流传,有了老彝文后才以书面的形式传承,惟少数懂老彝文者和毕摩(彝族祭司,亦是民间知识分子)才通晓。
彝语“查姆”是“大”和“起源”之意,直译就是“万物起源是大事”,即“万物的起源”。《查姆》主要用于吟唱天地、日月、人类、风雨、种子、树木等万事万物的起源。《查姆》里有关神的传说在彝族的几部创世史诗中最为生动优美,它创造了大量形象生动的神和英雄形象,如涅侬撒萨歇、儒黄炸当地、罗阿玛、罗塔纪等,因此,《查姆》又被视为一部丰富而生动的神话叙事诗。
《查姆》原有120多“查”,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叫《吾查》,主要记述开天辟地、洪水泛滥、人类起源、万物源头等,下部叫《买查》,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占卜历算、文学、诗歌等。《查姆》用老彝文记载,基本上是五言句式,一般都押韵。译成汉文后要保持原来的五言体格式则非常困难。为较准确地表达其内容,由楚雄彝族自治州文联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查姆卷》在兼顾内容和形式的前提下,译成了3500多行长短不一的诗句,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查姆》原来只在丧葬、祭祀场合由毕摩吟唱。现在当地彝族群众逢年过节、婚丧祭祀、盖房起屋、播种收割等都请毕摩吟唱《查姆》,其声音庄严深沉,有的毕摩可以连唱数日。《查姆》常常用曲调优美的“阿噻调”来配唱,有时亦用大四弦伴奏,有唱有述,载歌载舞,形式多样。
经过多年努力,《查姆》迄今已整理出了10多“查”,其中包括天地的起源、独眼睛时代、直眼睛时代、横眼睛时代、民族的起源、生死的起源、纸火的起源、病种的起源、种子的起源、纸书的起源以及洪水泛滥的事情、安魂的事情、家训的事情、死人安埋的事情等,使得濒临消亡的《查姆》得以部分传承下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