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神话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文学
遗产编号 ⅰ-1 所属地区 河南·南阳·桐柏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桐柏县 申报日期 2007
关于天地开辟的神话。盘古神话?o始见於《艺文类聚》所引三国时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清人马?x《绎史》所引《五运历年纪》。
盘古神话的内容大概是说?o远古时天地浑沌象个大鸡蛋?o盘古就生长在这个大鸡蛋中。经过一万八千年?o天和地分裂开来?o阳清为天?o阴浊为地。盘古在天地当中?o智慧超过天?o能力超过地。天?o每天升高一丈?r地?o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伸长一丈。这样又经过一万八千年?o天极高了?o地极厚了?o盘古的身子也极长了。
盘古临死时?o呼出的气成了风和云?o声音成了雷霆?o左眼变成太阳?o右眼变成月亮?o四肢五体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o血液变成江河?o筋脉变成道路?o肌肤变成田土?o头发和髭须变成天上的星星?o皮肤上的汗毛变成草和树木?o牙齿和骨头变成金属的矿物和岩石?o精液和骨髓变成珍珠和美玉?o流的汗变成雨?o……盘古用他的身体化成世界万物。
盘古神话虽未见於先秦古籍?o但它和《山海经》所记的烛龙神话却有相似之处?o或者就是这一神话的演变?o後来又吸收了南方民族盘瓠传说的某些因素?o才创造出这样一个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物。到明末周游写《开辟衍绎》?o盘古手里又给加上了斧头和凿子这两件劳动工具?o故事内容发展为包含劳动开辟天地的观念。
有关盘古的神话,最早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广泛流传。苗,瑶向来崇奉盘古,把盘古看作自己的祖先。壮、侗、仫佬等民族也盛传盘古,把盘古看作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今南海有盘古氏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氏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①。远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有壮族先民居住的海南一带,就有追葬盘古氏之魂的“墓地”;特别是当时作为壮族聚居之地的桂林(。治所在今柳州市东南),竞立有盘古氏的庙宇,人们为之“祝祀”。可见盘古在古代壮族人民的心目中也是很受崇奉的形象。
有一篇神话的大意是:最初天地浑沌象一个大鸡蛋,盘古就生存在中间,后来大鸡蛋爆裂了,于是天地形成了。日月、江河、风云、草木等等是盘古死后身躯分化而成的:“气作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目、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狱,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虻②。”
这种说法,古籍文献也有记载。如“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③。桂西一带,今天还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盘古开天辟地歌》:
盘古开天地,
造山坡河流,
划洲来住人,
造海来蓄水。
盘古开天地,
分山地平原,
开辟三岔路,
四处有路通。
盘古开天地,
造日月星辰,
因为有盘古,
人才得光明④。
(摘自黄现?[著《壮族通史》)
注:①梁任?p:《述异记》。②徐整:《五运历年记》、《绛史》卷一。③梁任?p:《述异记》。》。④七朝荣唱,廖元田、农达奴记录:壮族文学史调查组搜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