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一工地出土4192块银元 鉴定后已珍藏在宿松县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今年2月24日,宿松县人民中路一处下水道施工工地上,工人们在开挖土方时,意外地挖出了埋藏在地底下多年的银元。当地文物部门通过两次清理现场,共清理出银元4192块,截至3月7日,出土的所有银元已经全部清理鉴定完毕。》》》相关阅读:宿松挖出大量银元、元宝等文物 真假有待部门鉴定(组图)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24日,在宿松县人民中路一处下水道施工工地上,工人们在开挖土方时,意外地挖出了埋藏在地底下多年的银元。在挖出银元后,周边居民闻讯赶来围观。因担心场面失控,现场施工工人立即拨打了110报警。当地派出所和文物部门到达现场后立刻拉起了警戒线,处理现场勘挖出来的银元。

 

  2月24日,文物部门对现场进行第一次清理,此次文物清理从六点多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点半,现场总共清理出94块银元。其中民国三年的袁大头34块、民国九年的11块、民国十年的13块、孙中山开国纪念币35块、光绪元宝龙洋一块。

 

  2月28日,文物部门对现场进行二次清理的时候,再次发现了四个明青花四喜罐,在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小心的清理下,又是满满四罐的银元。在警方的护送下,这四罐银元被安全运到文物局的库房。

 

  之后,当地文物部门将出土的银元收集后全部交与安徽省文物鉴定站的专家进行了鉴定,3月7日,鉴定工作全部结束。这次出土的银元,通过安徽省文物鉴定所进行清理,共清理出银元4192块,其中包括中华民国开国纪念银币1637枚、袁大头2104枚、龙洋341枚、以及其他类别银元若干枚。文物部门介绍,在这些银币中,一些银币种类在现在的银币市场上比较稀有。

 

  在工作人员统计银元的时候,有小部分银元正面印有墨书标记,标记呈黑色,在这些银元中格外醒目,原来墨书是在古代大型商号对真假银元进行鉴别时,对真的银元用墨笔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商号名称,下次流通时不用再进行鉴别,这次发现了有二十多家商号和钱庄的标记,说明这个地方当时的社会经济非常繁荣。

 

  现在,鉴定后的4192块银元已经珍藏在宿松县博物馆内,不久将对外展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