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妇女节市博物馆推出馆藏明清女性专题展

国际妇女节市博物馆推出馆藏明清女性专题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名家笔下的仕女、精雕细琢的饰物、细腻温婉的书画……昨天上午,由青岛市博物馆推出的“诉佳人:馆藏明清女性文物展”在市博拉开帷幕,六十多件以女性为主题的不同门类馆藏汇集一堂,邀请观众穿越数百年时空,一起品读“那时的她”。 

 

        三大板块解读古代女性 

 

        据市博物馆策展人介绍,此次展览第一部分 “名师巧匠塑红妆”,是男性眼中的女子,展现了陈洪绶、费丹旭等仕女画大家笔下的纤弱清秀的明清女性——“脱去脂粉华靡之气”而不失“静女悠闲之态”,以及一些宗教神话故事中神女的形象。 

 

        第二个部分“兰质蕙心艺芬芳”则是本展的重点,这是女性心中与笔下的世界:“明清时期,女性绘画空前发展,她们以工笔和兼工带写的技法表现花鸟、草虫、山水、人物等。展出的邢慈静、文俶、李因、陈书等杰出女子的作品,细腻温婉又不失坚韧,打开了表现女性情感天地的艺术之门。 ” 

 

        第三部分“衣香饰美更倾城”则是古时女人的衣妆。展出了平时难得露面的馆藏女性首饰、服饰及日常生活用品,尽显中华女性的温婉风采。 

 

        创意主题深度挖掘馆藏 

 

        “通过与特定时节相结合,我们创意推出不同主题的展览,由此能够充分利用市博物馆的海量馆藏资源,向公众展示有历史、有深度、有趣味的展览。 ”据从市博方面了解,具有策划性的创意主题展,目前在文博系统的展览中方兴未艾,并日渐受到公众喜爱。比如这次“馆藏明清女性文物展”,即是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从市博馆藏中精选出62件明清时期与女性相关的文物珍品,以实物解读历史与人文生活。“其中,玉器、牙雕、瓷器、嵌螺钿漆器等,从一个角度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工匠精神,尤其那些璨若流光的凤冠、锦绣蝶舞的彩裙、大气端庄的袄衫、雍容华贵的蟒袍以及精巧雅致的妆奁,更是展现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文明,以及仕女们优雅的生活意趣。 ” 

 

       据悉,本场展览将一直持续到6月份。 

 

       ■新闻延伸 

 

       博物馆奉上“文博大餐” 

 

       在“诉佳人:馆藏明清女性文物展”之外,青岛市博物馆今年还将陆续向市民奉上多场精彩展览。 

 

       其中,今年4月—6月,将举办“天地精灵·璀璨江汉:武汉博物馆藏玉器精品展”,届时展出百余件上迄远古、下至明清、种类丰富、品质上乘的玉器,包括礼仪用玉、陈设玉器以及玉佩饰等,以丰富的玉材和形态万姿的造型,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玉文化的时代特征。同期,“十指春风绣乾坤:山东博物馆藏鲁绣精品展”将汇集山东博物馆收藏的鲁绣精品,分为人物绣、动物绣、风景绣以及书法绣等馆藏珍品。 

 

       6月—8月的“妙境梵音:青海藏传佛教艺术展”,将展出青海省博物馆的书刻经典、铸刻雕塑、锦绣织艺、彩绘佛画以及乐舞法供五大部分展品,其中众多精美的铜佛造像和华丽的唐卡,将为观众展现藏传佛教文化的博大与精妙。 7月—11月,“盈尺妙笔:馆藏明清书画册页展”则涵盖了倪元璐、高凤翰、金农、张士保等明清诸多名家的花鸟、山水、人物等传统题材的小品佳作。 

 

       9月的一场“岁时佳兴:中国古典季节美学展”,将以“春、夏、秋、冬”四个版块的馆藏文物展示,与观众共赏古代文人艺士所玩味的四时风貌。 12月的“翰墨真态:馆藏近现代书法(行草)展”,则将汇集杨守敬、吴昌硕、陆润庠、康有为以及于右任、郑孝胥、曾熙、叶恭绰、谢无量等市博馆藏的诸位大家书法作品,供参观者一睹当时艺术风貌,管窥时代变迁。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