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发现钟观光主修的《钟氏家谱》
图为钟序元老人寻访到的《钟氏家谱》。(闻波 摄)
记者昨日从北仑区文保所获悉,家住镇海、现年77岁的钟序元老人经五年寻访,终在北仑洋沙溪村寻访到钟观光先生于1918年主修的《钟氏家谱》。
钟观光是中国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广泛研究植物分类学的学者,也是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他于1869年出生在北仑柴桥大溟村一个小染坊业者家庭,长大后,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在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流域采集腊叶植物标本16000多种,开创了我国学者自己采集和制作标本进行分类学研究的新时代。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植物园——杭州笕桥植物园(今浙江大学植物园前身)。钟观光一生著述颇丰,著有《理科通证》《旅行采集记》《中华植物学》等。1937年日寇侵华,钟观光返乡。1940年,这位学者因极度悲恸而离开人世,终年73岁。为纪念他对中国植物学界的贡献,在现代植物分类中,木兰科植物的“观光木”属和马鞭草科的“钟君木”属,就是以他的姓名来命名的。
据介绍,北仑区文物部门早在2008年4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就在北仑柴桥发现了钟观光先生的故居和墓址。同年5月8日,“钟观光故居及墓”列入北仑区区级文保点。
钟序元老人告诉记者,他多年来转辗多处寻找《钟氏家谱》。在洋沙溪村村民钟定华家,终于找到了当年身为生产队保管员的钟定华父亲保存下来的《钟氏家谱》。令人惊喜的是,这本家谱的序言末页竟写着“十四世孙观光谨书于福州旅次”。
由钟观光亲自主修的家谱纠正了许多有关钟观光传略文章中的不实信息,譬如家谱记载“钟观光,字显章,一字宪鬯(音chàng),同治七年十一月十九(1869年1月1日)出生”,与有的文章记载“1868年9月19日生”截然不同;又如家谱记载钟观光母亲俞氏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到民国七年(1918年)修谱时74岁还健在,而不是有些文章记载的钟观光七岁就丧母。根据家谱记载,钟氏祖先还是鄞州它山堰的建造者、唐朝鄮县县令王元玮的随侍。他跟随县令王元玮由祖籍山东瑯琊迁到鄮县(今鄞州)任上,落户于鄞江桥。柴桥(原为鄞县海晏乡)的钟姓,就是从那里分出来的一支血脉。记者南华 通讯员陈一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