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新学与二程理学取向不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安石的学术与思想被后人称为“荆公新学”,是北宋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形态。梁启超认为,王安石新学包举儒家内圣外王之道,接续孔孟,在恪守儒学价值本位的基础上,融通佛、老,兼采诸子,但其学术特征则仍以儒学道德性命之义理为主旨而展开。

  在荆公新学主导北宋中后期思想界的几十年里,正是影响传统中国近七百年的理学形成与成熟时期。尽管周敦颐在王安石建立新学的同时构建了“濂学”思想体系,张载也在此之际构建了“关学”思想体系,但作为宋明理学真正奠基人的程颢和程颐的学术活动,则主要是在荆公新学已经成为官方统治思想与政治意识形态时期展开并迅速传播的。荆公新学这一强大的、天下“靡然而同,无有异者”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不对形成与传播中的理学发生影响。事实上,正是荆公新学所关注的道德性命问题,逐渐变成士人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才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与影响了作为理学主流的洛学的形成。此外,王安石变法的政治实践改变了理学发展方向,理学不得不因应时代的大课题,对新学的理论和实践提出责疑与非难。

  王安石变法之前,形成中的理学和荆公新学一样,同是庆历(1041—1048)至嘉祐(1056—1063)时期士大夫阶层普遍要求进行改革的思潮的反映。因此,这时的理学尚不能视为新学之对立面,更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时的理学是一股政治上保守、思想上内倾的思潮。相反,此时的理学也主张改革,程颢、程颐兄弟也是提倡政治革新士大夫群体中的一员。但是,王安石变法实施之后,普遍要求改革的士大夫阶层却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产生了动摇,进而坚定地站在了反对的一面。程颢是较早意识到自己的学术见解、思想主张及价值观念与王安石存在较大差异的学者,程颐更是视荆公新学为洪水猛兽。二程觉得新法容易对付,“只消一日除了便没事”,但是新学却使他们感到棘手,洛学就是为“整顿”王安石学说而建立的。综而言之,新学与洛学之歧义,即在于本体与工夫之上。

  首先,洛学之论“道”与新学之论“道”存在着深刻的差异。二程认“道”为“理”,“天理”与“道”是同一的。道作为观念性的宇宙本体,其内涵便是儒家宣扬之伦理规范。程颐曾言:“道之大本如何求?某告之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于此五者上行乐处便是。”(《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显然,道就是一种纲常彝伦性的精神本体。而新学之“道” 则吸取了老子、王弼及元气论的思想,以本末论道,认为道是无与有、元气与冲气、自然与形器的统一。前者是道之本质,后者是道之作用。此论明显带有道家与玄学的痕迹,而没有以儒家之纲常伦理为道的主要内涵。正由于此,新学之道论就遭到二程的严厉批判:“介甫只是说道,云我知有个道,如此如此。只他说道时,已与道离。他不知道,只说道时,便不道也。”(《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双方思想的基本分歧都是从本体论上的异见而发散开去的,在当时与后来,认为王安石不识“道”与“理” 几乎成为旧党阵营的学者与官僚的共识。

  其次,在工夫论上,程颢、程颐与王安石也是对立的。程颐与门人一段对话可充分说明这一点:“问:‘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 曰:‘不拘。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 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又问:‘只穷一物,见此一物, 还便见得诸理否?’曰:‘须是遍求。虽颜子亦只能闻一知十,若到后来达理了,是亿万亦可通。’又问:‘如荆公穷物,一部《字解》,多是推五行生成。如今穷理,亦只如此著工夫,如何?’曰:‘荆公旧年说话煞得,后来却自以为不是,晚年尽支离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从这段对话可得出以下三点:其一,就“格物”的内涵来说, 程颐认为既有“外物”,又有“性分”中物。前者指主观之于客观自身固有之理的认识,后者则直指主体之所蕴藉而未被自身意识到的东西。其二,程颐认为“见得诸理”,“须是遍求”,这个方法是可以肯定的。然而,他又主张一旦“达理”,就“亿万亦可通”,从而不需再“遍求”了。由此可以看出,程颐对此问题的理解亦未出先验主义之局囿。其三,程颐对王安石“穷物”“穷理”的批判是着重指出其说到晚年归于支离。所谓“支离”即不“达理”,不能臻于“亿万亦可通”之境界,这实际从反面证明了荆公之学,理通义明,很少形而上学之意味。二程之所谓“格物”“穷理”,是要通过对眼前事物的了解,以达到把握作为客体精神的“理”的目的;他们的“理”,则是由法则而伦常而本体,是派生世界的根源。王安石则不然,其之“格物”“穷理”乃是通过对眼前事物的了解,达到把握事物之发展法则的目的,以用于变法的实践。因此,他不能过多地强调“理”之纲常伦理内涵,不能像二程那样,把现实的一切看成合理的存在。

  二程重义轻利的理学价值观与王安石重视事功的新学思想形成对照,而这种价值取向上的不同,是由其认识论上的歧异决定的。思想史的事实表明,一种思想的形成,不但受思想倾向相同的前人思想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思想倾向不同的对立面思想的影响与制约。这后一种情形是比前一种更深刻的思想影响。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