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养心殿268件文物首次出宫 年底将"摆驾"南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单霁翔委员

 

  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堂、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东暖阁……深藏故宫养心殿中的268件珍贵文物今年将首次走出紫禁城,与南京市民亲密接触!昨天上午,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接受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故宫“走进养心殿”特展将与南京博物院联手,于今年年底推出。

 

  “无死角”看皇帝的日常

 

  养心殿是故宫众多建筑中的一部分,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养心殿为工字形建筑,分为前朝和后寝,中间以穿堂相连。前殿三间,中间一间为皇帝召见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东间就是“垂帘听政”的场所;西间,有雍正皇帝手书“勤政亲贤”匾,是皇帝召见军机大臣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故宫文物“摆驾”南京,是抓住了养心殿大修的契机。单霁翔透露,南京是此次“走进养心殿”全国巡回特展的第三站,届时市民到南博后,透过隔板就能全方位欣赏珍贵文物。“以前游客想看清它的样貌,都得趴在窗户上拼命往里看。”单霁翔说,此前因条件所限,养心殿只开放了30%的面积。

 

  单霁翔说,养心殿的东西没有出过养心殿,更没走出紫禁城的城墙,现在由于修缮原因走出去了。这使得人们能够直接近距离走进“养心殿”,近距离观赏,感受会很不一样。

 

  南京文创潜力非常大

 

  故宫文创产品一年销售十亿级,成为国内博物馆极为羡慕的“成功样板”。祖籍为南京江宁的单霁翔表示,南京艺术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加上南博藏品丰富,在文创方面的开发潜力非常大。

 

  关于南京明城墙该如何进行保护和利用,单霁翔委员表示,城墙一定要展现其尊严的一面,要有一个明城墙博物馆,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明城墙的历史、现状进行立体展示。他认为,在众多南京地方品牌中,明城墙是可以打出的“南京牌”,南京文化底蕴深厚 ,可做的事情太多。

 

  如何打造“爆款”文创?

 

  文创产品如何才能打造“爆款”?南京发展文创业该从故宫借鉴什么?单霁翔委员表示,故宫在文创上的打造并没有外界所说的“秘笈”。文创产品要想成功,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在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更加多样化呈现,首先要深入研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比如什么样的物品带在身边有意义。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时,更加注重趣味性、互动性比较强的产品;此外,一定要建立开放式的平台。故宫文创的成功受惠于开放,把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分享出去,比如“每日故宫”栏目,每天向喜欢故宫文化的人推送一则文物信息,把他们充分联动起来。

 

  单霁翔举例说,北京的一场雪,故宫博物院的资料信息组就行动起来,将雪后故宫呈现在网络上,这样的素材就激发起了年轻人的文创热情。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