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4500年前宁乡已经养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八角星纹陶纺轮

 

陶猪-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陶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石钺-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石钺

 

  记者昨日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宁乡罗家冲考古遗址在2016年度的考古发掘中又获重要发现。在众多出土遗物标本中,有八角星纹陶纺轮、穿孔石钺、动物形陶塑(陶猪)等典型器物。

 

  2016年12月初新发现的陶猪首,表明在当时,罗家冲聚落的宁乡先民,已具较高艺术审美观念,猪已作为一种重要家养动物,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石钺具有军权的象征意义,表明当时的社会分级和社会复杂化程度。纺轮的出土充分说明当时纺织业的发达。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纺轮上装饰的八角星纹,在湖南最早可见于距今7000年左右的洪江高庙遗址。可见其渊源相当久远。

 

  宁乡罗家冲遗址位于宁乡县青山桥镇桥北村一组,地处沩水支流楚江上游北岸的二级台地上,距宁乡县城约77公里,遗址现存面积约25000㎡,该遗址于2013年10月经考古调查发现,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进行首度发掘,从2016年6月至今的发掘,经过长沙考古工作者半年的艰辛努力,已初获突破性进展。

 

  罗家冲遗址的文化特征以本地文化因素为主体,同时吸收和融合了部分外来文化因素,是沩水流域一处典型的史前至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由于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发展演变的关键环节,对于深入研究宁乡青铜器的出土背景以及与炭河里遗址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据专家介绍,宁乡炭河里遗址反映的是宁乡地区商周时期的方国文明,而罗家冲考古遗址则可能揭示在炭河里文明之前的文化及生活发展面貌。

 

  本次宁乡罗家冲考古遗址发现的陶猪首,已引起专家们的关注。这件陶猪首或表明距今4500年前的宁乡已开始养猪。此前,在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湘潭县九华乡船形山出土过一件青铜豕尊(又称猪尊),有专家认为,它或表明至迟在3200年前后的商代后期湘潭或已养猪。这件豕尊今藏湖南省博物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