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启动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5日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区召开通报会,宣布启动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遗址保护范围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清代以来的文献记载了明军将领杨展曾在此伏击大西军领袖张献忠的船队。

  2005年以来,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陆续发现了大量文物,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装于木鞘中的银锭、“西王赏功”钱币以及大量的银质饰品、碎银等。2015年经专家论证,江口沉银遗址极有可能是文献中记载的张献忠船队被伏击地点。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岷江水下,面临盗掘风险,保护难度极大。自2013年以来遭到多次盗掘,警方抓获了一批犯罪分子,并追回多件珍贵文物。

  为避免江口沉银遗址遭到进一步的盗掘和破坏,充分了解遗址的分布范围以及文物在水下的保存状况,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实施江口沉银遗址发掘项目,发掘范围约为2000平方米,发掘时间预计为3个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说,此次发掘是四川省第一次进行水下考古发掘,水下文物的埋藏情况与陆地相比更为复杂,况且遗址本身又屡遭盗掘,本次考古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我们期望通过本次考古发掘对江口沉银遗址的性质、文物的分布范围、埋藏情况和保存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好地保护水下遗址和文物。”高大伦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介绍,发掘前已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和测绘工作,计划通过河道内的临时围堰工程解决考古发掘平台,再通过金属探测器确定重点发掘区域。在发掘过程中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出水文物坐标,同时利用三维成像和航拍技术采集文物信息。目前考古发掘所需临时围堰工程已经竣工,文保、安保设施已经到位。

  “力争做到一流的发掘、一流的保护和一流的展示。我们会根据本次考古发掘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媒体和社会公布工作成果。”刘志岩说。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