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路地下藏着一个怎样的古代工程?
石塘路地下发现的古海塘
萧山本地第一本史料《萧山县志》出自谁手?
2016年杭州考古工作盘点昨日公布
秋涛路的西面,有条石塘路。但你知道吗,这条路地下还藏着一个古代的巨大工程——古海塘。
昨天,杭州市考古所公布了2016年度考古工作盘点,全年完成考古项目44项,发掘总面积9500平方米,勘探面积160万平方米,出土文物近550件(套)。有秘密的远远不止石塘路地下,像正在开发的极地海洋公园二期、临安龙岗镇一带都有着有趣的故事。
每天走的石塘路地下
竟埋藏着一个巨大的古代工程
四季青服装市场的东面,有条路叫石塘路,它与秋涛路平行。在还没有发掘之前,石塘路开满小饭店、杂货店,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地下却藏着一个古海塘。
这条路属于江干区的常青板块,目前已被围墙包围起来。记者也去现场看了看,从碑亭路走进去50多米,穿过一扇白色铁门,眼前就出现了高高堆放的土方,爬过土方,往下走,就是古海塘遗址。
远远看去,“海塘”就像一个用石块堆砌起来的堤坝,考古人员叫它“石塘”,简单理解就是用石头堆砌的海塘。“海塘”,其实就是古时抵御海潮侵袭的堤坝。
仔细观察,堆砌的石头有些不一样,颜色深浅也不一样。本次古海塘发掘的考古负责人周学斌指着堆砌的石头说,“最上面一层是石条,它大小非常规整,再往下看,第二层用的是石板,颜色偏暗,堆砌时规整,第三层的石块相对厚实,不规则,颜色浅一些。”
土层可以反映年代,“在第二、三层的土方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宋元时期的黑釉、青釉瓷片,而在第一层发现了大量清代的青花瓷片,也进一步证明,这个海塘是早在宋元时期砌筑的。”周学斌说,石塘距现在的钱塘江西北岸约1.6公里,“从石塘的位置,我们可以知道,古代杭州城没有现在这么大。”
据记载,东汉开始筑土塘,五代时,吴越王钱镠修筑了捍海塘,宋元明清时期,海塘的修筑记载更多。
目前,杭州境内的古海塘,分南岸、北岸两条,走向现已基本摸清。南线,贯穿滨江、萧山多个街镇;北线,按照现在的城市方位来看,从转塘狮子口村到宋城、九溪、复兴路再转到秋涛路、清江路、石塘路,经过老杭海路,一直到九堡、乔司,最后跟海宁的古海塘相接。
极地海洋公园西南侧发现进士墓
萧山第一本史料出自他之手
在去年的考古中,萧山区极地海洋公园西南侧发掘出了33座墓葬,其中一座墓葬的主人是明代萧山当地的一个进士。
这个墓是个合葬墓,葬了两个人,左侧的墓室里是男主人,叫田惟祐,又叫东源田公,右侧的墓室是他的夫人张氏,“田惟祐的墓室在文革时期就全部毁坏了,发掘出来的主要是他夫人的墓葬。”现场考古负责人施梦以说。
在墓室封门前,有一个带盖的墓志铭,上面主要介绍了:这个墓是田惟祐和妻子的合葬墓,他考上了进士,官至浔州知府(今广西桂平),其中,还讲到孙子娶妻、孙女嫁人的一些情况。
考古人员在张氏的墓中,只发现了6个陶瓷罐,一个像脸盆大小,五个碗口大小。墓前的建筑已在“文革”时期损毁,现在只能看到大量散落的石构件、石雕残件及浮雕五贡器。这里的五贡器,主要指的是在墓室正前方一个拜台上摆放的物品,最中间是鼎,两侧是宝瓶,最外侧放的是烛台。
这位墓主人,原名蔚起,字裕夫,据史料记载,田惟祐在明弘治十四年乡试中解元;正德三年殿试中吕柟榜,授同等进士出身(三甲),曾任德庆州事,后官至浔州知府(今广西桂平)。
他编撰修订了萧山本地第一本史料《萧山县志》,另外,著有一本《东源读史录》,里面是读史的心得,录入了《四库全书》。同时,他还写了两首诗《龙游接衢州》、《晚登城楼怀友》,收录到明朝当时一本叫《明诗综》的诗集中。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