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发掘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 揭秘古人类石器制造技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今年在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中出土600余件石制品,对了解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石器加工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

  该遗址位于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枫林村东约500米的山梁之上,因而得名“枫林遗址”。据调查,遗址分布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平均海拔高度在900米以上,东距长白山主峰约43公里。

  经考古人员初步研究判断,枫林遗址的年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绝对年代的测定工作正在进行中。

  为配合抚松县漫江镇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的基本建设,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今年8月起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17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600余件,采集石制品2000余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片、细石叶、石叶、细石叶石核、石叶石核、雕刻器、刮削器以及大量残片等,石制品的原料以黑曜岩为主。

  据专家介绍,石核是指产生石片的石料,石叶是一种窄长的石片,长度往往大于宽度的2倍,生产石叶的石核被称为石叶石核,是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才掌握的石器技术。

  专家表示,“枫林遗址”的考古发现对认识长白山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该遗址出土遗物丰富,石叶技术与细石叶技术的工艺特点清晰,反映了该地区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发展的顶端,为研究史前人类生计模式和人群扩散提供了重要的材料。遗址地层保存完整,地层堆积最深处可达4米,为光释光年代学研究、沉积学研究和孢粉环境学研究等提供了难得的地层剖面。

  专家推测,枫林遗址的年代极有可能处于末次冰期的高峰期和新仙女木事件前后两个非常重大的气候事件的节点上,这将为北美、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的人类起源与迁徙、古人类生存与适应方式等重大课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