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壁画的建筑意义

  相关背景: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下社村东北约 600 米,是忻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九原岗墓群中被盗较为严重的一座。2013 年6 月下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忻州市文物管理处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壁画二百余平方米 ,并在墓道北侧发现规模宏大的建筑壁画,同时出土了大量陶俑残片及数十件铁质棺钉,另外还出土有少量的陶器、瓷器残片。在墓葬清理过程中还对壁画进行了初步的加固与现场保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九原岗北朝壁画墓甬道拱门顶部壁画线图(梁锦绘)

 

  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建筑壁画所反映建筑形式

 

  建筑体量宏大,单檐庑殿,面阔三间,六柱,其中明间两侧四柱为两组双柱式,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双柱式结构古建筑图样。柱头栌斗上承阑额,额枋上施双下昂单斗直替,人字补间铺作,人字栱上承正心枋,替木上挑撩檐枋。明间设两扇门,门上彩绘铺首、门钉图案。次间各设一扇侧门,与正面装饰一致,唯门钉少置一枚。门外纵向列六道寻杖栏杆,望柱设莲瓣形装饰件。地砖铺设蓝白相间。

 

  屋面宽广、大气,正脊两端各置大鸱尾、大型莲瓣形瓦钉一件,垂脊前、中部置大型莲瓣形瓦钉六枚,垂脊贴兽面脊头瓦。正、垂脊铺正、斜当沟一层,上错缝覆陡板砖六层并以脊筒瓦盖之。筒瓦垄三十一道,垄间相距甚宽,头道滴水、勾头前端均涂蓝黑。

 

  屋面构件使用情况统计,使用鸱吻两件、莲形瓦钉六件、勾头三十二件、滴水三十二件、筒瓦七十七件、板瓦七十八件、正当勾十一件、斜当勾二十二件。

 

  鸱尾

 

  北朝九原岗建筑壁画鸱尾,与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鸱尾、云冈石窟雕刻鸱尾、北魏宁懋石室线刻图鸱尾、唐麟德殿出土鸱尾构件形式基本一致。

 

  鸱尾亦作螭吻、鸱吻,位于建筑屋面屋脊的两端。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作“鸱尾”,到了唐代才开始使用“鸱吻”这种叫法,宋元两代沿袭“鸱吻”称谓,明代才开始出现“螭吻”一说。

 

  最早的鸱尾形式出现在北魏时期,它的轮廓只是一个向上竖起又反向卷曲的简约的大尾。

 

  北朝九原岗墓建筑壁画中鸱尾,体形硕大,位于正脊两侧,外侧两级羽状,内侧沿鸱尾肩部饰有弦纹,尾部上挑,开张适度,使得整个建筑具有活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脊头瓦

 

  北朝九原岗建筑壁画脊头瓦(脊头砖、兽面砖),与北魏洛阳、东魏北齐晋阳古城、北齐邺城出土脊头瓦形象基本一致,但有自身特点,咧嘴獠牙、方目圆眼、深鼻长眉、额间博山,为典型忍冬兽面形象,与北魏平城忍冬兽面较为相近。其功能为保护脊头不受侵蚀,是北朝贵族及以上规格建筑上所用。杨鸿勋在建筑考古论文集中提到:“隋代还没有形成垂兽,风格接近南北朝,垂脊端嵌一块狮面浮雕的陶版,称‘脊头瓦’或‘脊头砖’,日本称作‘鬼脸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瓦钉

 

  北魏瓦钉,出土于大同操场城北魏宫殿遗址,一般体型甚大,均为泥质灰陶,质地坚硬,表面磨光,多呈黑色,形制一样,但尺寸稍有不同,高30cm—34cm不等,宽12cm—17cm不等,形状呈四孔菱形,下设长柄。柄之断面上为扁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恰与筒瓦上的方孔相配。

 

  北朝九原岗壁画瓦钉,整体功能与北魏瓦钉相仿,形制呈莲叶状,与北朝佛教大规模发展有关。屋面出现6件瓦钉,分别位于垂脊前、中部位和正脊两端,垂脊上瓦钉为固定筒瓦、防止滑落,正脊上瓦钉为固定鸱尾或正脊筒瓦,并具有装饰功能。

 

  此前北魏平城、洛阳出土过大型菱形瓦钉,但无法考证准确的安置位置,该墓壁画不仅解决了这一谜团,而且丰富了北朝瓦钉样式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铺首

 

  北朝九原岗建筑壁画铺首形象与同时期北魏平城出土铺首及稍晚的隋炀帝出土铺首形象基本一致,额间图案略有不同,有忍冬纹、博山纹、抬头纹各不同,为辟邪、启门之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字栱

 

  人字栱是南北朝至唐较为常见的斗栱作法,早期人字栱为直,如北魏宋绍祖墓石棺椁、北魏云冈石窟所反映的人字栱造型;中后期逐渐转曲,如天龙山石窟北齐窟人字栱、北齐厍狄迥洛墓人字栱木构件等。九原岗北朝建筑壁画人字栱已转曲,符合北朝至唐风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于的透视和建筑结构两个问题——透视问题

 

  地砖铺设出现三角砖,不符合铺设法式,疑为画家对透视掌握不够导致。

 

  另外这次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对斗栱结构认识的问题,有专家认为斜栱;也有认为不是斜栱,是画师对透视掌握不够的原因,对两种说法,有待进一步考证。批竹形昂头,符合早期作法,斗栱结构暂定为双下昂单斗直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于的透视和建筑结构两个问题——建筑结构、比例问题

 

  鸱尾过大,偏于正、垂脊相交点以外。北朝石窟建筑样式鸱尾多置于正、垂脊相交点上。如至于交点外,鸱尾则无法安置或极易跌落。

 

  考虑可能画师将鸱尾绘制比例过大导致,或对建筑结构掌握不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九原岗北朝墓建筑壁画丰富了北朝此类建筑壁画的内涵,首次大幅细致地描绘了北朝建筑形制。房屋的一砖一瓦都描绘的非常形象逼真,房屋的双柱式斗拱在我国是首次发现,手法写实、技术高超,对研究中国古建筑研究具有显著价值。

 

  (本文来源:山西古建第五期、《考古汇》电子杂志第六期)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