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 让藏品成展品
2016-12-20 10:28:16 作者: 贺 勇 张丹华 张 文 来源:人民日报 已浏览次

雍正手书的“中正仁和”匾、乾隆御笔的紫檀屏风……首都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走进养心殿”特展,让养心殿268件套珍贵藏品,几百年来第一次走出紫禁城。
截至去年底,我国博物馆已达4692个,馆藏文物4000余万件。然而,国家文物局此前对央地共建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出率进行统计时,发现展出率最高的不足5%,最低的仅为1.2%,平均不足2.8%.一边是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一边是较低的展出率,如何让历史文化遗产惠及更多观众?多地博物馆不断探索藏品流动、展出方式,为“老问题”寻求“新解法”。
交流办展,开拓展出空间
故宫文物“摆驾”首博,正是抓住了养心殿大修的契机。乾隆书房“三希堂”,透过隔板,30多件文物全方位清晰可见。“以前游客想看清它的样貌,都得趴在窗户上拼命往里看。”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此前因条件所限,养心殿只开放了30%的面积。
“办展览要常有新面孔。”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部主任董理说,早在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就举办了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文物展,共有西北五省28家单位联合参与,如今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省甚至出国举办巡回展览,也会不时引进国外展览。
合作才能实现共赢。目前,首都博物馆与国内外许多博物馆建立了合作关系,仅2014年以来,就推出了近20项大型特展。其中,“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展出7个月,参观人数高达42万人,创历年特展之最,也对扩大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影响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藏品下乡,文化送到家门
红军用过的马灯、砚台,苏区政府制作的石刻标语……10岁的周圆丽一边听讲解员介绍,一边读着文物旁的说明,“大篷车能经常来我们学校吗?那太好啦!”
大篷车是四川省巴中市的“流动博物馆”,几年来,大篷车载着文物藏品多次到乡村中小学、社区、村镇等地展出,或配合中小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或在社区普及历史知识……
在社区,大篷车不仅把“文物送到门口”,还要“文化送进家里”。工作人员曾准备了《川陕苏区时期的廖承志》等专题讲稿,为居民开办历史讲座。回风社区居民李栋才说,流动博物馆送来的不仅是文物展览,更是通俗易懂的文化课。
成效初显,水平仍待提高
据董理介绍,当前馆际之间的藏品交流方式越来越多,办展有时是单向引入或输出,也有联合办展或者对等交换。然而,限于办展程序严格、费用较高、保护措施复杂等等考量,多数“家底”薄弱的中小博物馆仍然存在积极性不高、交流不足的现象。
“文博从业者首先要转变观念,博物馆不只是收藏和陈列的地方,而该是历史信息的挖掘者和传播者。”首都博物馆副馆长杨文英说,未来希望能够打破地域和行政级别限制,建立藏品交流共享平台。
如何保护文物藏品安全是实际操作中最引人关心的话题。“一方面,文物在包装、运输、布展中存在损坏可能。另一方面,文物到了新环境,温度、湿度等变化也会有影响,所以需要引入特殊装置。”杨文英说,为此,首博特展一直选择具有专业资质的文物运输机构,此次展示乾隆临曹知白《十八公图》卷的展柜,就安装了专用新风系统,使温度保持24℃,湿度在52.2%,并每天巡回监测。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