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宁河流域发现川西南最早新石器时代遗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厂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罐。 钟欣 摄

  12月18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于今年在四川凉山州安宁河流域发现了川西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以及四川境内除成都平原外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先秦时期聚落群遗址。

  今年8月初至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西昌市文物管理所、德昌县文物管理所、米易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组织了十余支考古队伍、一百余位专业人员对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段施工涉及的18处文物点逐步开展了科学考古发掘工作。

  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完成了10000余平方米的田野发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各文物点主要集中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部分遗存可能进入西汉早期,另有少量南诏大理时期和清代晚期遗存。主要成果有280余座墓葬,500余座灰坑、房址、灰沟、灶、窑,另有3500余个柱洞,以及3200余件小件标本。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现的3200余件小件标本主要为墓葬随葬品,另有大量标本出土于文化层和其他遗迹。小件标本多为陶器,主要是圈足和平底两类器物。石器多为磨制工具类以及打制石器。此外,羊耳坡、新庄遗址墓葬中也发现少量青铜器、铁器和饰品。

  “这是我们发现的川西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所副所长陈苇告诉记者,2015年发现的庙门前遗址碳十四测年数据表明该遗址距今4800至4500年,此次发现的陈家烧房遗址和大厂遗址墓葬随葬品也显现出浓厚的新石器时代特征。“安宁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存的文化面貌正逐渐清晰起来。”

  陈苇表示,在安宁河流域发现的先秦时期聚落群,是四川境内发现的除成都平原以外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先秦时期聚落群,在全国都十分罕见,是目前川西南最成体系、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各先秦时期聚落遗址已发现并清理了3500余个柱洞,这些柱洞分布密集,少量呈规则分布,可以明确辨认房屋遗迹。而大量的柱洞呈不规则分布,部分存在打破关系,这为我们探讨居址内多次建房提供了线索。”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