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满是浓浓西域风情
麦积山石窟第4窟《飞天》。 徐杨祎 摄
12月14日,记者从成都市博物馆获悉,“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中,新疆龟兹石窟、高昌石窟及甘肃麦积山石窟壁画及彩塑的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展厅内,满是浓浓西域风情。
石窟是佛教传道与修行的场所。自3世纪起,西域重镇疏勒、龟兹、高昌等地造窟不断,历经千年,形成了绵延东西的石窟带,留下了极具“西域风格”的壁画和彩塑珍品。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麦积山石窟则以精美泥塑著称。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佛教四大石窟之一,位于“陇上江南”天水境内,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现存壁画900余平方米,北朝壁画多有精美之作,如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经变画和洞窟中以绘为主、绘塑结合的“薄肉塑”壁画等。
北魏第76窟位于西崖中下部偏东,是一个小洞窟,《供养飞天》是麦积山北魏中期最完整的一幅飞天壁画。画面中飞天头戴花冠,上身袒露,下着卷边羊肠大裙,围绕莲花飞翔,体态优美,身周天花散落,祥云流动。壁画线条流畅,设色清雅,为麦积山北魏壁画之佳作。
第127窟是一座营造于北魏、西魏之交的洞窟。窟左壁上部绘《维摩诘经变》,画面主要绘制问疾品。文殊和维摩诘分别坐于左右两侧,左侧文殊头顶有华盖,旁边诸菩萨与弟子侍立;右侧维摩诘有弟子围绕。正中有一菩萨,左手托盘,右手上扬,表现香积菩萨向大众施“香饭”之情节。故事情节组合巧妙,绘制技艺精湛,是早期经变画中的优秀作品。窟前壁右侧绘《接引飞天》(《十善图》)。画面中四身飞天,束高发髻,着交领宽袍,下着束腰长裙,手持供物,前呼后应。右侧题记有“此人行十善得天道时”,左侧“诸天罗汉迎去时”。飞天身着土红和黑色花纹长裙,在楼阁上方蔚蓝色的天空中飞翔,流畅的线条、淡雅的色调以及轻盈的体态,表现出流动中的力量感,十分灵动。
第4窟开凿于北周时期,窟龛上方所绘《飞天》为七幅大型“薄肉塑”飞天之一。画面中两组伎乐、供养飞天,相向而飞,天花散落。天人脸部及肌体部分均由一层薄泥塑出,画面余部均彩绘而成。此壁画立体雕塑和平面绘画珠联璧合,创造性地绘制出了“薄肉塑”飞天壁画,具有“呼之欲出”之感,在中国石窟壁画中独此一处。
除麦积山石窟壁画外,展厅还展出了来自龟兹石窟的壁画。龟兹的壁画以别具一格的菱格形式的绘制佛教故事画为主,佛教故事画的题材和内容超过了印度和中国其他地区。本次展出的克孜尔石窟第171窟《券顶菱格因缘故事画》和第17窟《本生故事画》都是菱格故事画的代表。
据悉,特展将于12月27日正式与公众见面,届时民众将在成都博物馆领略到敦煌石窟艺术的魅力与风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