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博物馆升级完成 市民可触摸文物

透镜内就是一百多年前的情景-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透镜内就是一百多年前的情景

 

展示鸦片战争时期的舰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示鸦片战争时期的舰船

 

  12月8日上午,海战博物馆陈列展览改造升级后正式开放(见上图)。此次陈列展览改造历时一年三个月,该项目总投资5800万元,展示面积4967平方米,展线全长950米,展示文物达1500多件(套)、历史图照1310幅、油画、工笔画等艺术品约120幅,高科技、信息化项目10余项。

 

  2015年9月,展览开始动工。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鸦片战争》陈列展览改造升级已经全部完成,正式面向市民开放。该项目总投资近5800万元,展示面积4967平方米,展线全长950米,展示文物达1500多件(套)、历史图照1310幅、油画、工笔画等艺术品约120幅,高科技、信息化项目10余项。展览由七个部分组成,以全新视角展示鸦片战争这一反映中国历史转折的重大历史事件,具体介绍了鸦片战争前的中西方世界、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以及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鸦片战争》陈列展览借鉴超市仓储式的展示方式,尽量多地展示文物,实现文物展示数量最大化。展馆内将同一类的多件文物有机组合,进而实现“有意义”的叙述。同时注意灯光布置、符号造型与氛围营造,增强文物摆放的艺术性与观赏性,保证观众可以拥有最好的观看效果。例如,在展示中英火炮对比时,通过对中英双方火炮的阵列式摆放,使得展示更有规模感、更具震撼力。仓储式的展示,不仅创新了展示手法,而且能进一步满足市民对文物展览的需求。

 

  据了解,该展览一方面运用传播学的手段,注重语言归纳、提炼,方便观众更好地聚焦展览;利用“互联网+”,通过WiFi技术,利用App导览系统主动免费把展览信息向观众推送,观众还能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选择中英双语讲解。据统计,展览的文物知识点达61处;另一方面,还注意做好对特殊观众群体的参观服务,在展厅各个入口都设有无障碍通道,展厅内部也设有参观电梯。

 

  市民黄先生看完展览后对记者说:“重新开放的《鸦片战争》展览允许我们触摸文物,更真实的感受文物的质感,体会更深了,尤其是在通道边设置的 体感游戏区 、 观众互动区 等,由 请勿动手 变为 亲手操作 ,趣味性更强了,周末我再带孩子过来,这个展览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冷冰冰的,这些互动的环节,更能激发我儿子了解历史知识的欲望。”

 

  据统计,展览的文物知识点达61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