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时代的一股清流 一针一线间的坚守
苏州刺绣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了。这2500年中,苏绣从乡村僻野,走上大家闺阁,直至庙堂之高。8岁开始从艺,向母亲与祖母学习刺绣的绣娘府向红说,“苏绣,是每个苏州女子一生都难以割舍的情结。这么美好的传统技艺,与其等待被缅怀的那一天,不如从我开始身体力行,珍视这块瑰宝”。她潜心钻研苏绣,一针一线,一做就是二三十年。

向红绣府服饰苏绣图案
在中国,苏绣与湘绣、蜀绣、粤绣并称“四大名绣”。据统计显示,苏绣占中国绣品市场国内年消费与外贸出口总量83%以上,谓之“刺绣四大家族的老大”毫不过分。

向红绣府苏绣手袋
苏州城建于2800年前,史书中出现最早的关于苏绣的记载,便是春秋吴时,吴王夫差为西施用苏绣设计“青莲包头”、“藕荷腰兜”的服饰。如该记载属实,那么苏州刺绣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了。这2500年中,苏绣从乡村僻野,走上大家闺阁,直至庙堂之高。

苏绣童靴
府向红绣
农耕时代的“村野绣”。古代苏州刺绣多为衣服所做,将纹身与蔽体之功能合二为一便是刺绣。苏州人早期的刺绣多是乡间农妇所为,刺绣除了为自家人有衣穿外,还可换作它物,补贴家用。吴地气候温润,桑蚕之事得天独厚。此时的苏绣技术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

向红绣府服饰苏绣图案
宋代以后,在苏州、南京、杭州等地设有专为皇室制作日用品的织造府。《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其祖上便做了60多年的江宁织造,而曹公也专费笔墨,言贾家有一稀世绣品——“璎珞”,乃是“姑苏女子,名唤慧娘”所做,以此来烘衬书香宦家的奢贵,足见苏绣珍品是一种家世、身份的象征。

向红绣府服饰苏绣图案
然而,在这个崇尚快时尚的互联网时代,苏绣这样的传统产业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即使是作为发源地的光福,也鲜有人拿起绣花针,光福女子几乎人人都会刺绣,却只能被外国人喜爱和推崇,在国内少有市场。

府向红
面对被淡忘的苏绣,8岁开始从艺,向母亲与祖母学习刺绣的绣娘府向红说,“苏绣,是每个苏州女子一生都难以割舍的情结。这么美好的传统技艺,与其等待被缅怀的那一天,不如从我开始身体力行,珍视这块瑰宝”。她潜心钻研苏绣,一针一线,一做就是二三十年。她的作品逼真如画,尤其是在花卉枝叶的刺绣工艺上更是取得了不俗的造诣。

向红绣府服饰苏绣图案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潜心钻研,府向红的刺绣技艺越发精湛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向红绣府作品的绣工细致精巧,配色艳而不俗。在继承传统苏绣精髓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刺绣针法和设色技法上的创新与突破。向红绣府根据面料的材质、颜色、厚薄,结合图案设计之美学,改良了多种苏绣针法,使刺绣工艺能更好地呈现于时装之上。

向红绣府服饰苏绣图案

苏绣童服
符向红绣

责任编辑:小蓝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