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于文物保护修复中的观念鸿沟
2016-12-05 11:49:08 作者:栗中西 来源:宝安日报 已浏览次

“有人填埋城堡,也有人会发现和挖掘城堡”。历史总是在一种诡谲的逻辑下悄悄运行,建设和破坏、好人和坏人,交替登台,于时间的线性中循环往复。总有人想要从虚无中留驻一些意义,文物修复就是试图从历史长河中打捞文明的价值,留驻人世的意义。
文物修复对中国大众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领域,随着民国怀旧风的普及,勉强能说上建筑师梁思成和他的名媛妻子林徽因的名字,更多的知识如同停留在现实生活彼岸的风景,那是文物专家和学者的事情,跟大众生活不沾边。文物保护观念的宣传能在不盗宝偷墓、不哄抢文物发掘现场、不将古城墙的砖头搬回家等方面有点进展,已经谢天谢地了。像REMPART这样,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联结起来,在亲身参与修复的过程中接近历史,并实现对公民精神的培育。
国内民间文物保护观念还停留在什么阶段?不久前,山西的一位修复壁画的年轻女孩在网络上走红,因为长相甜美,酷似某女明星,加上女孩经常在微博中贴出参与寺庙修复壁画的工作日记,引起了网友群起而追捧之。然而很快有网友专家出来指正,文物修复的最大原则是修旧如旧,从女孩在修复现场的表现来看,她和她的团队表现出极其糟糕的文物修复素养,缺乏壁画修复的基本知识。标准的壁画修复需要经历前提调查与资料提取,制定保护方案,提取样块,病害处理与修复,美学修复和加固封护等一系列过程。女孩所做的,仅仅是用廉价的颜料在古画上涂抹和随意勾画……女孩笔下的山西广胜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距今已1800多年,著名佛教大藏经赵城金藏就是出自广胜寺,文物与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寺庙的随意,工程队的不专业,传播者的肤浅,共同造就了文物修复界的这个大笑话,这类修复式破坏文物早就屡见不鲜,更别提那些城市化浪潮中时刻发生的拆旧建新,文物保护界专家谢振业曾坦言,近20年文物破坏甚于“文革”,拆掉了古建,那就把历史毁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