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玲珑的宝云局光绪通宝版别探讨
宝云局到了光绪时期,制钱制度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回光返照时期。滇铜产量减少,钱越铸越小,私铸泛滥。从我收藏的宝云局光绪通宝实物来看,大小、轻重、厚薄不一,有的明显是私铸的,既薄又轻;文字书法大相径庭,有的俊秀挺拔,有的拙劣粗陋,尤以“绪”字为甚;背面除满文外,后期出现了穿孔上面带“金”字的,称为“金刀”钱;还有背数字和背星的;有的宽缘,有的狭缘;直径最大2.53厘米,最小1.92厘米;最重达5.4克,最轻仅1.5克;最厚0.16厘米,最薄0.12厘米。从这些钱币来看,应该有九种类型,版式更多,前期铸造的较大,后期的小巧玲珑,有的铸造精致,令人爱不释手,像“金刀”钱一类。
前期铸造的光绪通宝,继承了从嘉庆以来小平钱的风格,除“光绪”二字外,其他都与宝云局铸造的直径2.53厘米、重3.7克的同治通宝一致,从背面来看简直一模一样,根本无法分清是同治通宝还是光绪通宝。这种光绪通宝“通”字为方头、双点通,铸工粗糙,书法拙劣,“绪”字尤其难看,主要有两种版式,“光绪”二字写法略有差别,直径和同治一样——2.53厘米,一枚(图1、2)厚0.1厘米,重3.5克;另一枚(图3)厚0.13厘米,重4.2克。从数量来看,应该是比较少的。
除以上两种稍大一点的光绪通宝外,宝云局还铸造了相对来说比较多的部版式光绪通宝(图4),它和《故宫清钱谱》里面宝云局的光绪通宝一样。特点是“通”为方头、单点通,方头上长下短,背面的满文“云”起笔直,最后一捺向下有明显的折笔。这种钱直径2.45厘米,厚0.14厘米,重4克。这种钱版式单一,但有趣味品存在,背面满文略有移位,网上已见多枚。
另有一种和部版式风格差不多的光绪通宝,文字写法完全一样,只是比部版式小,姑且称作“仿部版式”,直径2.2厘米,厚0.12厘米,重3克左右。我认为这种钱就是《云南货币简史》中所谓的“严官钱”。
背数字式。这种钱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背面穿孔上面有一个横写的数字。据日版《光绪通宝钱谱》记载,从“一到十”都有。我最初得到一枚背面是数字“五”的光绪通宝(图5、6),因为这种钱品相都不是太好,加上钱币知识贫乏,以为是流铜,后来看了一些资料,才知道要横着看,原来是“五”。这种钱直径2.42厘米,厚0.1厘米,重2.7克。后来又从别人挑剩的十多枚铜钱中得到一枚背面是“六”的(图7)。
前面这几种相对来说要大一点,然而我更喜欢的还是直径在2厘米、铸造精美的小光绪通宝。
“金刀钱”(图8、9),因钱背穿上有一“金”字而得名。该钱无论从文字还是工艺看,都很漂亮;直径2厘米,厚0.14厘米,重3克;“通”字起笔较低,角头单点通,文字书写有汉字书法的韵味,应该是宝云局光绪通宝中最美一类。在这种类型中,也有一种和“金刀钱”风格一模一样,只是背面没有“金”字的光绪通宝(图10、11)。
宽缘。这种类型相对来说缘较宽,“光绪”二字较扁,方头、单点通。有背星(图12)和无星(图13)两种,较厚重,不像私铸。背星直径2厘米,厚0.16厘米,重3克。无星的直径1.98厘米,厚0.13厘米,重2.3克,包浆莹润发亮。
狭缘。在日版《光绪通宝钱谱》中称为“同治手”。狭缘的“通”为平头(起笔较平)、角头双点通,又包括两种,一种(图14)笔画略粗,背面略凸起,满文较宽,写法常见,直径2厘米,厚0.14厘米,重2.9克。另一种(图15)笔画纤细,尤其是背面满文的写法极少见,较细长,在其他钱币实物中从未见过,看起来和华光普编著的《清代咸丰大钱目录》中宝云局咸丰通宝中“铅样”的写法风格相似,较细长。
私铸如这枚(图16、17),直径1.92厘米,厚0.12厘米,重1.5克,文字漫漶不清,“光”字只有头部。
以上仅就笔者所经手过的光绪通宝做一个梳理,其中难免有疏漏,今将其展示出来,希望为同好们查缺补漏、补充探讨提供些许帮助。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