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昆明市博物馆看民间刺绣类精品文物品传统生活雅韵

市民参观展览,对喜欢的刺绣精品文物拍照留念-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市民参观展览,对喜欢的刺绣精品文物拍照留念 网络截图

 

绣有“身带一座山,福寿又双全”字样的荷包-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绣有“身带一座山,福寿又双全”字样的荷包

 

        精美的荷包、栩栩如生的扇带、钥匙包、眼镜盒……11月25日,《中国民间佩饰(刺绣类)精品文物展览》在昆明市博物馆3号临时展厅开展,展期将持续到12月15日。

 

        此次共展出122件(套)清代至民国、解放初期的民间刺绣类佩饰,活动由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主办,昆明市博物馆、北京民俗博物馆承办。

 

        据悉,展出的民间刺绣类佩饰是北京民俗博物馆的馆藏品,内容包括袋、囊、盒等各种可随身的佩挂。年代从清代至民国、解放初期几个历史时期,展现了各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再现了传统生活雅韵。

 

       展览展出的上百件刺绣类佩饰,集形式美与吉祥内涵于一身。有非常丰富的图案题材,从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到吉祥语及诗词文字都有;配色丰富饱满,雅致脱俗;绣法多样,涉及平绣、铺绣、打籽绣、堆绫绣、锁绣等多种绣法;展现出中国民间刺绣的精湛技艺。以荷包为例,每一种图样所涵盖的意义都不同,有对新生儿的美好祝愿,也有老人对各类人群的祝福。

 

         “民间刺绣广泛应用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既是重要的装饰手段,又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刺绣在民间事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泛历史传承,并创造了卓越的艺术成就。”昆明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与昆明市签订文化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两地本着“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务实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加深相互联系与交流,在公共文化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市场管理等重点合作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

 

        此次刺绣展是为丰富和活跃西南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内地与西南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努力推动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