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珍稀面具艺术展》亮相甘肃省博物馆

非洲特色面具极具艺术魅力-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非洲特色面具极具艺术魅力 记者马军/图

 

描绘中国男子的面具-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描绘中国男子的面具  记者马军/图

 

        神秘的非洲文化来了!11月24日,记者从甘肃省博物馆获悉,《中非珍稀面具艺术展》于11月25日在甘肃省博物馆拉开帷幕,展期3个月。这是该展览在中国巡展的第三站,展出的119件作品有精美的古刚果面具、17套曾经在仪式中使用过的服装和14件来自中部非洲的乐器。这是中部非洲的面具第一次被系统全面地介绍给中国观众,而其中许多珍品,也是首次呈现在世界的眼前。

 

        119件展品呈现非洲部落文化

 

        据介绍,本次展览展示的119件面具,制作精美,风格多变,其中一些从未公诸于众,一些则在世界重要的展览和书籍中出现过。它们归属于11个不同的风格区,可以说,它们充分彰显了非洲部落艺术的创造性、多样性、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美学上的精致,兼具情感的充沛与政治的内涵。15个面具配上了百余年前在非洲古仪式中使用过的服装,乐器精品、与面具使用相配合的音乐、影像和照片资料塑造的氛围,展览具体而微地展现出不同风格区的特点。观众游走于展厅中,如身临其境般体会非洲面具艺术、部落文化的多变与内在的差异性,宏观地认识到中非面具艺术的全貌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提升,更深刻而直接地体会到融合与交流才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大道。

 

        展品的面具曾经影响过西方艺术家

 

        面具在非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非洲传统文化中,面具是仪式艺术里最重要的一环,是人们与神灵、祖先沟通的媒介。围绕着祈雨仪式、婚丧嫁娶仪式、播种丰收仪式、成年仪式、巫术仪式等各种神秘的宗教活动,非洲人民创作了各种各样的面具。

 

        非洲的面具艺术启发了一大批西方现代艺术家。毕加索、高更、马蒂斯、莫迪里阿尼、布朗库西、贾科梅蒂等现代艺术大师都曾受到非洲部落仪式艺术的启发,创造出了传世的伟大作品。例如,毕加索的著名画作《亚威农少女》正是在他被非洲面具艺术深深吸引后所创作出的作品。

 

        找个时间去感受下非洲的神秘吧

 

       据了解,《中非珍稀面具艺术展》于2016年4月29日至11月13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展示,展览吸引了超过八十万的观众近距离地体会中非面具的魔力与魅力。此次在甘肃省博物馆的展览是该展在中国巡展的第三站,展期3个月,兰州的观众也有眼福了。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