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发现三国时期东吴大墓 出土文物令人期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记者昨天从省文物部门获悉,苏州虎丘路西侧一建设工地发现了一座三国时期东吴大墓,南北长近15米,东西宽约为10米,从墓底到墓顶4米,专家推测该墓为东吴晚期皇室成员墓。这一发现大大丰富了苏州文化遗产谱系。

  考古工地位于一处两米多高的高台上,从北到南依次为墓门、墓道、前室及耳室、后室等部分,部分墓砖上有几何纹和钱纹。这种前后墓室均为穹隆顶、前室有耳室的东吴墓,在规格上仅次于南京上坊大墓,与正在发掘的安徽当涂天子坟相同。据国家文物局网站发布的消息称,天子坟已被定位为东吴王侯墓。

  该墓前室历史上曾遭盗扰,墓顶发生坍塌,后室除顶部被挖掘机抓开一个大洞外,尚未发现被盗掘迹象。据现场目击者称,后室里的淤土像绿豆糕一样细腻,这表明墓葬极可能没有坍塌或被盗掘,因此像过滤网一样挡住了粗泥,只有细泥沙能跟随雨水慢慢渗入墓室。墓葬中的后室一般是存放墓主人棺木的地方,通常会随葬大量文物,种种迹象让人期待后室未被盗掘,将会出土哪些文物令人期待。

  孙权称帝时把国都定在建业(今南京),那么苏州与孙权家族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孙吴集团的行政中心最初设在苏州地区,后来又迁往镇江、南京,在此期间因为与刘备集团争夺荆州,行政中心一度被迁往湖北的公安和武昌,但是苏州始终是宗室和贵族的聚居地。如孙权的第二任妻子徐夫人终生住在苏州,周瑜去世后归葬苏州,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孙皓继位后,勒令前任皇帝孙休的四个儿子回到苏州居住,苏州与孙权家族关系密切。据了解,此次发掘地点周边曾被称作黑松林,半个世纪来先后发现了十余座六朝早期墓葬,可惜无一保存下来,因此这座墓葬的考古发掘备受重视。

  据专家分析,今年是中国魏晋考古的“大年”,洛阳曹魏大墓、当涂天子坟、苏州虎丘路大墓和邳州9座西晋家族墓均备受瞩目,其中虎丘路大墓是苏州目前唯一一座可以保护下来的东吴大墓,可以补上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断裂的一环。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