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术馆:一场有温度的展览引发“连锁效应”
2016-11-22 17:16:32 作者:伊媛 来源: 新华网 已浏览次

近日,2016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展览项目在北京进行验收评审工作。其中,浙江美术馆策划举办的“心香·飞梦——傅狷夫艺术世界特展”受到了广泛瞩目。
本次特展也是傅狷夫收藏作品捐赠收藏项目作为"2016文化部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之一,进行具体操作实施的重要一环。浙江美术馆不但为此投入了充足的人力物力,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用心”是他们做好这次展览所遵循的最大宗旨。
缘起:心系故土 梦回家乡
傅狷夫先生是当代台湾著名画家和艺术教育家,1910生于浙江杭州,2007年逝世于美国。1949年,傅先生前往台湾,是开拓台湾水墨新境的导师之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又旅居于美国。其毕生创作不辍,尤致力于艺术教育的推广,在海外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次特展的题名“心香”、“飞梦”分别来自于傅狷夫先生两间画室的名称:“心香”是他在大陆和台湾所用的画室名,“飞梦草堂”则是他晚年在美国时使用的斋号。傅先生长年身居海外,生前便时时怀想家乡,常以不能回乡为憾。然而,直到他去世,也未能得偿夙愿,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飞梦”二字所寄托的便是他晚年的梦想——梦回杭州,梦回祖国!
正是傅狷夫先生对家乡的浓厚情感,促成了他们一家与浙江美术馆最初的“缘分”。2009年,浙江美术馆在杭州开馆,馆址南山路恰在傅狷夫先生老家的附近。傅狷夫的后人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浙江美术馆,提出要整体捐赠父亲的作品与藏品。浙江美术馆对此非常重视,第二年春节便特意派专家组亲赴台湾,与之沟通。
2010年,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傅狷夫先生的家属首批向浙江美术馆捐赠了傅狷夫先生的书画作品192件、印章135件及一些文献资料。为答谢表彰傅狷夫先生家属的捐赠义举,浙江美术馆也于同年4月为此举办了隆重的展览。
到目前为止,浙江美术馆已收到傅狷夫先生家属的四批捐赠,其中不但有傅先生本人创作的作品,还包括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和收藏品,总数达到了570多件。
进行时:一场有温度的展览
基于傅狷夫先生家属的多次慷慨捐赠以及双方长久以来建立的友好关系,这次申请“文化部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对于浙江美术馆来说,借以推介傅狷夫的艺术世界,是最为水到渠成的选择。
这次的特展被分为三大类:一是傅狷夫先生本人的书画作品。二是傅狷夫先生收藏的作品,这批藏品来自于去年末傅家的第三批捐赠,当时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远赴美国旧金山,和傅狷夫长子傅励生先生正式签署了征集协议书,亲自接收了99件傅先生私人收藏的近现代名画,并将之运送回国,这回展出的藏品是从中精选出来的一部分。三是文献资料,它们不但展示了傅狷夫先生本人的艺术道路,更将他与年轻时结识的师友陈之佛、徐悲鸿、任薰、傅抱石、黄君璧、张大千、于右任等文化名流的相交往事进行了关联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大类展出的文献资料大部分来自于最新的第四次捐赠。由傅狷夫先生的小儿子傅冬生在展览前夕从台湾带来。7月12日其抵达杭州的当天,这批包含80多件珍贵文献资料的捐赠品在新闻媒体的见证下,首次开箱。在此之前,就连浙江美术馆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看到过箱子里面的内容。这出其不意的创新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新闻效果,为之后的特展起到了极佳的预热作用。
及至7月19日,“心香·飞梦——傅狷夫艺术世界特展”正式开展。浙江美术馆又为傅狷夫先生的家属准备了意外惊喜,他们精心挑选,用傅狷夫先生的画作制作成了两对花瓶,并在开幕式现场才宣布将有神秘礼物分别送给傅狷夫先生的儿子和儿媳。拿到附有父亲作品的花瓶时,四个人都非常感动,两位女士甚至热泪盈眶。
就在这场开幕式上,还有一位特殊的嘉宾——西湖琴社社长、古琴演奏家徐君跃。徐君跃是音乐大师徐元白的孙子。在傅狷夫家属捐赠的藏品中,有一件正是徐元白先生的画作。傅狷夫和徐元白是好友,当初徐元白将自己的画作送给了他,多年后傅狷夫的后人又把这件作品捐回了家乡杭州。浙江美术馆特地邀来徐君跃,请他在现场弹奏了一曲《忆故人》。此情此景,让人不禁遥想起傅、徐两家上一代的友情交往,令在场嘉宾无不动容。
具体到展览,因为傅狷夫先生一生多次穿越重洋,素以画海涛而闻名。浙江美术馆遂在展厅入口处,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制作了多频影像,到处都是镜子来展现画作的海涛汹涌。傅狷夫先生的大儿子傅励生还被请来做现场导引。新颖的效果,充满人文关怀的情境,极大地感染了每一位前来观展的观众。傅狷夫先生的两位儿子傅励生、傅冬生也纷纷表示:“这是我们父亲一辈子最好的展览,再不会有了!”
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说:“我们必须用心,才对得起捐赠人的信赖!”这样这一场有温度的展览,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践行。
后续:捐赠产生连锁效应
“心香•飞梦——傅狷夫艺术世界特展”于2016年8月19日闭幕,但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远远没有结束。
2016年11月7日,著名旅美画家、作家、收藏家刘墉先生和夫人毕薇薇女士向浙江美术馆捐赠的31件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从美国纽约顺利运抵杭州并召开了媒体见面会。而这一场捐赠的由起,正是因为刘墉先生在美国的中文版《世界日报》上,看到了“心香·飞梦——傅狷夫艺术世界特展”的相关新闻。
刘墉先生的生父是临安(今属浙江省杭州市)人。他本人对故乡也充满着感情。当刘墉得知傅狷夫先生捐赠的藏品举办展览的消息后,便萌生了捐赠的念头。他不但主动联络上浙江美术馆,还专门提供了藏品清单和高清照片,让美术馆从自己收藏的书画中进行挑选。
更令人鼓舞的是,傅狷夫先生的捐赠与展览,引出了刘墉、毕薇薇夫妇的捐赠;而刘墉、毕薇薇夫妇的捐赠,又即刻引出了下一场捐赠。
11月8日,原浙江省省长沈祖伦从报纸上看到刘墉、毕薇薇夫妇捐赠藏品的消息后,马上给浙江美术馆打去了电话,想要无偿捐赠出自己收藏的书画。
不断产生的正向连锁效应,正是捐赠收藏项目实施的最大意义体现,特别是对海外艺术品的回流征集工作起到了超出预期的推动作用。这也就难怪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会表示:“这次展览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据悉,浙江美术馆始终以“中国风格,浙江韵味,古今一体,面向世界”作为立馆方向,近年来致力于开展“百年文脉梳理”的系统工程,而“百年书画征集”正是“百年文脉梳理”的重要内容。斯舜威馆长介绍说:“我们会继续遵循这样一个思路,坚守中国传统文化,从百年着手,国内、海外双管齐下,做好艺术品的征集、收藏与展览工作。明年捐赠收藏项目的计划,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