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颂:探讨祖庭文化对佛学研究有重要学术价值

王颂教授(图片来源:凤凰佛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颂教授(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弘扬祖庭文化,对于佛学研究而言,可以刺激和拓展两方面的研究。一是佛教宗派问题研究,二是佛教历史地理学研究。

 

  就宗派问题而言,笔者近年以华严宗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历史与思想考察,以期揭示宗派佛教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内在机制。宗派研究涉及到对中国佛教史的整体认识,对宗派的重新思考与深化理解可以成为一种转换性研究范式,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与祖庭相关联,当我们思考中国佛教宗派的特点时,我们不得不注意其承载的宗法制度、孝道文化的内涵。祖庭体现了中国文化思源、报本、主敬的性格,贯彻了子孙相承、生生不息的精神。中国文化自秦汉以后,将“修齐治平”原本具有的封建等级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产生了伦理性的家国意识。所以说,政治上的贵族封建制度虽然被君主专制制度替代了,但以家族繁荣、共生和谐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意识却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据僧传记载,中国佛教的奠立者之一庐山慧远法师曾经引用《孝经》中“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来阐扬佛教徒的抱负,历代高僧也多以此自勉。众所周知,佛教所讲的孝道并不局限于对生身父母的孝敬,而是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报师恩、报父母恩、报国土恩、报众生恩。“宗”者,由佛法宗趣出发,与上述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引申成“祖宗”之谓也。中国佛教的宗派观、祖庭观正体现了这种饮水思源、光大门庭的意识。

 

  另一方面,就佛教历史地理而言,历史地理研究虽然早已是一门成熟的学科,但有关佛教历史地理的研究仍然是方兴未艾,除少数历史学者如严耕望、辛德勇、张伟然等人曾于此领域有所耕耘之外,佛学背景出身的学者在此相关领域的研究却付之阙如。其实,历史地理对于佛教历史与思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佛教在特定区域的发生、传播、发展壮大乃至衰落与政治、经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举例而言,佛教宗派的兴衰与政治中心的转移、政权的支持或迫害有密切的联系。佛教宗派的发展与地方文化特色也有密切的联系。汤用彤、唐长孺诸先生就曾经指出过南北朝时代南北学风的差异与社会文化性格的关联。总而言之,如果说佛教历史地理可以成为我们研究佛教历史与思想的重要坐标的话,那么祖庭就是坐标的刻度。

 

  综上所述,探讨祖庭文化不仅具有弘扬传统文化、弘扬佛教文化等现实意义,对佛学研究也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