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第四次现场把脉上林湖越窑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越州有湖,名上林,湖畔有窑,名越窑。越窑青瓷,举世闻名。而南宋以后,上林湖畔传承千年的瓷业逐渐凋零,只留下了百多个古窑遗址。

 

  这是中国目前烧造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址,向世人展示了越窑崛起、繁盛、衰落的完整历史,被誉为“露天青瓷博物馆”。

 

  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由泉州牵头,联合宁波、南京等城市,全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联合申遗,并确定为2018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这一次,1988年就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的上林湖越窑遗址离圆夙梦又迈近了坚实一步。

 

  昨天,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申遗团队,第四次来到上林湖,采集监测点的数据。

 

  [回顾]


  上林湖越窑的申遗之路


  从2003年便已起步

 

  上林湖位于慈溪鸣鹤镇西栲栳山麓,距慈溪市区约10公里。湖畔群山环抱,山势平缓,密布着上百座古窑遗址。

 

  “陶瓷界都认定,瓷器的成熟期是从东汉开始,之前的叫原始瓷,只有到了东汉,原始青瓷才完成了向青瓷的过度,而这一重要变化,便是在上林湖等地的越窑完成的。” 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慈溪市博物馆馆长厉祖浩说。

 

  慈溪的窑址共有188个,分布在上林湖、古银锭湖以及杜湖和白洋湖3个区域,其中上林湖窑址最多,有113个。

 

  慈溪对上林湖越窑遗址的保护由来已久。1988年,上林湖越窑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先后两次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上林湖越窑遗址申遗,始于2003年。

 

  那一年,上林湖越窑遗址作为浙江青瓷窑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虞越窑、龙泉大窑龙泉窑一起,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同年,上林湖越窑遗址作为浙江青瓷越窑和宁波海上丝绸之路两处的重要组成遗址,被上报到国家文物局,申报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4年,上林湖越窑遗址的申遗工作正式启动,2006年作为中国古瓷窑遗址的唯一代表跻身于国家文物局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一天开始,上林湖越窑正式获得了申遗的资格。

 

  而2012年,上林湖越窑遗址再次列入更新后的第三次《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连续两次拿到申遗的入场券,是对上林湖越窑遗址历史地位、遗产价值的充分肯定。浙江目前只有上林湖和良渚拿到了入场券。

 

  [任务]


  申遗不仅要考察遗产本身


  还包括周边的环境要素

 

  申遗办负责人说,海丝的申遗名单,需要见证海上贸易交流的生产和贸易设施、海上交流所带来的文化成果,是’海丝’文化遗产主要类型,而上林湖具备以上所有要素。

 

  并且,由于“60%的窑址虽然在水下,但因为是饮用水库,没有任何开发,原生态的环境得以保留”,就目前全国古窑址保护来说,上林湖越窑也是做得最好的。

 

  负责人总结最近的工作:任务紧,担子重。

 

  “以前申遗,前期准备工作的时间很长。杭州做了10多年, 良渚准备了20年,冲刺阶段至少也要3到5年。但今年海丝申遗,从准备到冲刺就只有一年时间,明年7月国家文物局考核验收,8到9月就要接受国际专家现场评估,2018年6月,世界遗产大会就要投票了。”

 

  一年时间,就要面对这么多专家的考试。那么,这张考卷,究竟考什么呢?

 

  负责人说,考核标准,就是《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专家会检查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一项遗产不仅包括遗产址、遗迹和建筑物本身,还包括它周边的环境等要素。

 

  昨天,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申遗团队,第四次来到上林湖,采集监测点的数据,除了对每个窑址进行拍照定位,连附近的砖厂、采石场都没有漏下。

 

  负责人说,根据世界遗产的要求,是要清除可能引起灾害和有损景观的建筑杂物,制止可能影响文物古迹安全的生产及社会活动,防止环境污染造成对文物的损伤,营造为公众服务及保障安全的设施和绿化,是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一旦遗产区域出现变化或者损害,都是要层层上报,影响大的直接要报给联合国。”

 

  目前,负责人最担心的,还是上林湖越窑遗址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比如有70多处建筑要拆除,码头周围3.3公里提升改造等。

 

  [未来]


  会重现部分遗址原貌


  也会开放真实的考古发掘现场

 

  连获申遗的入场券,上林湖越窑的未来,究竟如何开展?

 

  负责人说,申遗不是目的,只是一种保护的手段。目前伴随着申遗工作,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区也被划定了遗产区和缓冲区两块区域。

 

  遗产区就是保护的红线范围,有8.3平方公里,而缓冲区 7.12平方公里,未来成为遗址保护良好、文化内涵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未来在这里,市民可以看到唐宋时期作坊遗迹——荷花芯,后司岙,还有宋代的窑址——竹园山,还会复原一个唐宋的龙窑遗址,建立上林湖越窑遗址考古遗存的时空框架,探索青瓷发生、兴盛、衰落的过程。

 

  “比如宋代的窑址,看上去是一个两头凸起,中间凹陷的区域。这就和当时的烧制习惯有关。烧窑前,会选择地势高的地方,因为地势低的地方潮湿,也不利于烧制。烧制瓷器后,碎片往一边倾倒;一边倒满了再倒向另一侧,慢慢地碎片超过了窑址,就形成了如今的样子。”

 

  除了窑址和大量堆积的文明碎片,负责人说,市民未来还能看到真实的考古发掘现场,一边考古,一边供游人参观。

 

  “这一次的联合申遗,和去年上林湖的考古规划能够批复一样,机会珍贵。说明上林湖越窑在中国古窑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