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揭开尘封已久的内心体验
杜觉民
杭州人。当代水墨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博士,2007年获中国画实践类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杜觉民工作室高研班导师,The University Of The West Indies客座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林芝画院名誉院长,浙江画院特聘画师,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江南画院特聘画师,杭州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理事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当所有的童年幻想被酷烈的红太阳破灭之后,在头顶上隐约飘过一片孤云,让我暂避那刺眼的、炙热的烈日阳光。
随著渐渐成熟才明白,曾经有无数孤云,犹如许许多多散落的孤独灵魂,凝结成团团白雾,在历史时空中漂浮!回视当下,忽然沉默,似乎一切语言都嫌多余。因为切肤的体现,已早在众多先师身上应验已尽。一切语调都会苍白失色。今天,用笔去揭开尘封已久的内心体验,又能说出几分真心实语,我心存疑虑……
元代,一个特殊的年代,倪瓒(云林)一位被异族入侵之后,遭遇强烈压抑的失望文人。在枯竭的失意经验中,去寻找艺术和文学给予灵魂的滋润。甚至涉及古琴旧鼎,考据收藏。本来是把文艺仅仅作为心灵慰籍的养料,结果却异化出拒绝嚣烟俗尘的另一种升华!于是,把百万家产一散而空,直至转身而去,在太湖深处的芦苇丛中消身隐遁!
一纸虚灵,滴落笔纸墨痕,记录著倪瓒的心迹思绪,他用枯笔干墨;用沉心孤想;用冷眼清思;把对世界绝意失望,倾注著所有的情绪和内心的超越,涂抹出一缕清高冷逸的精神境界!如寒夜月色,如岩顶松风,令人感叹唏嘘……清冷孤寂的几棵大树儜立在虚空中,仿佛仰望著无情的星月,静心默语,轻笔淡痕,似漫不经心,慢慢穿越你心灵深处,周身浸入清澈见底的冰凉泉水。冷冷月光下,一片寂静,在静水凉月的倒影中,仿佛看到倪瓒收回对尘世不屑的轻蔑目光;以及渐渐消失在晨星雾气中的转身背影……
这是用多年浸润的高文化修养,过滤了虚假的社会;过滤了极权的政治;也过滤了被功利世俗污染之后的人心。用灵魂深处不可侵犯的人性尊严,在古纸上倾吐出一声轻轻的哀叹,在这看似悠闲却充满著生命庄严的长长叹息声里,仍令人感到晶莹透骨的寒气。
明朝徐渭,以狂傲不羁的笔墨,抛向宣纸,抛向空白,在湿淋淋的墨气中,渲染著对整个社会的失望,吐出内心抑郁已久的沉痛。吐出雪压荷花的“六月雪”。在那沉甸甸的墨色中,聚集著他对世间的所有不满,当满腔治国平天下的壮志雄心被消解,被“闲抛闲扔野藤间”时,转而变成对世事不平的愤慨。似在沉沉黑夜里,激情火石迸击出闪亮的火花!事实上,这颗“明珠”不光被抛向野藤,甚至被抛向监狱。在枷锁下生存了多年。命运,把他揉碎抛弃,直至他九次自杀,直至他一无所有,在乱柴堆中去世,永远成为社会的弃儿!然而他神经质的狂放笔墨,仿佛一个狂人扑向钢琴,使劲的弹奏,尽管不合曲谱,但倾泻在空间的音响,满溢著压抑已久的愤怒,那爆炸式的放纵,令谁都不能无动于衷!那彻夜难眠与泪流满面,同时侵入我们的性灵!
清朝的朱耷,将自己落款“八大山人”联缀成哭之笑之。出生于明朝的王子,被清朝夺去政权之后,不得不被弃为僧人,在门上书写一“哑”字后,每有人与之对话,不发一语,或哭或笑!面对沉沉黑夜,面对旷野枯灯。面对绝望的生命。只能向宣纸倾诉内心的独白清泪,在空山野岭之下,孤影残月,内心的暴雨飓风在理性的控制下,渐化成伸向天边的静寂。在荒凉的灵魂中释放著灵魂的荒凉,一片孤云,飘向宇宙的边缘!明知遮不住却仍渴望遮蔽烈阳!厚重的笔墨中和著失望和著悲伤,和著苦涩也和著绝望后的愤怒!揉碎的人性在极权铁掌下慢慢渗出,苦墨涩笔在宣纸上艰难地移动,汇集在古纸上是精神深处郁涩不平之气。似月夜狼嗥,似寡妇夜哭!不!不!是在哭又没哭出来的瞬间被凝固,令人揪心……
但这不是全部,那透过宣纸背后的还有用高文化、高修养、高品位重新洗涤之后的超然!穿透浓重黑夜难以封锁的另一缕阳光!这是把抑郁涩愤之气升腾成神圣精神之光的超脱修炼。是中国文人特有的内修之道。是以对文化艺术的理解浸润来稀释,融化面对现实世界的痛苦,从前进改为转身,从入世改为出世,从求功名化解成为隐逸!这是在专制铁拳中流出;在无奈和绝望中徘徊已久的艺术意蕴,或许这就是中国文人的内在风骨。在触碰的瞬间会感到一种超乎意料且扣人心弦的精神冲击!
其实,用高素养超越时代的文人画家远不止这几位!还有把皇帝赠送的金带高悬转身而去的梁楷背影;在黄山深处拒不出山,甘愿清贫与孤灯相伴的梅清;在富春江畔绝意功名时而垂钓时而握笔写生的黄公望;以口水舔笔,意境中弥漫著阵阵冷气的渐江和尚;以活死人,朽道人自称的髡残慢慢折断手中的秃笔……
这是片片孤云重叠的薄薄云层。就是这薄薄云层透泻对精神的探求,展现了最大的人格力量;交织成艺术进化的深邃动力!遥望著这片片孤云,令我们肃然无语!透过泪眼充满崇敬!在内心构建了另一片神圣的净土,清洗著来自凡俗的污泥杂土……
然而,这渐渐消逝的孤云在今天是否已无影无踪?今天,已无后追的脚步?真的空无一人?
在无数凄冷寂寞的漫漫长夜里,窗外满目星月,隐隐闪烁著先师深邃的目光,这永远难忘的目光,驱使我们,在先师的足迹中,踏入!透过大师足迹的层层尘土,我们仍能感到那脚印中的温热。作为后来的追随者,或许呼进去的是往昔大师呼出的气息。他们熔化的眼泪,凝化在我们的内心,似宣纸的渗化,力透纸背!
或许,那是一支烛光点燃另一支烛光!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孤云推动另一片孤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