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涅水石刻造像群:7个时代521年的民间石刻积淀
2016年7月11日至7月21日,为了挖掘山西古陶瓷之美,中国文物网和老窑瓷博物馆与大栅栏琉璃厂非遗服务中心联合承担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部级课题,对山西省古窑址进行了为期11天的调研工作。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山西境内6处古窑址——八义窑、平定窑、怀仁窑、榆次窑、介休窑、交城窑。行走足迹贯穿山西省全境。并在调研途中陆续探访了山西省境内著名文物古迹。调研组在结束长治八义窑的调研工作之后,在前往平定窑调研途中走访了山西省沁县南涅水石刻博物馆。

南涅水石刻博物馆石刻造像
2016年7月11日至7月21日,为了挖掘山西古陶瓷之美,中国文物网和老窑瓷博物馆与大栅栏琉璃厂非遗服务中心联合承担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部级课题,对山西省古窑址进行了为期11天的调研工作。

调研组调研路线图

调研组成员参观石刻
从2016年7月11日调研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山西境内6处古窑址——八义窑、平定窑、怀仁窑、榆次窑、介休窑、交城窑。行走足迹贯穿山西省全境。并在调研途中陆续探访了山西省境内著名文物古迹。调研组在结束长治八义窑的调研工作之后,在前往平定窑调研途中走访了山西省沁县南涅水石刻博物馆。

南涅水石刻博物馆石刻造像
沁县古称铜鞮,公元前514年置县,自古即为人文荟萃之邑,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县级重点文物单位15出,文物点达300余处。位于沁县二郎山的南涅水石刻馆内藏北魏至北宋各类造像塔、单体造像以及碑碣等近千件,堪称我国目前最大的民间石刻馆。尤其是陈列在石刻馆内的各类造像石塔被誉为“中国之最”。

南涅水石刻博物馆石刻造像
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群于1959年出土于沁县南涅水村北“洪教院”背后的涅水南岸,共出土造像石刻1127件。据出土碑文记载,这批石刻造像的大略年代上起北魏永平三年,下迄北宋天圣九年,积累了有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和宋七个时代521年的民间石刻艺术作品。

南涅水石刻博物馆石刻造像

南涅水石刻博物馆石刻造像
南涅水石刻中最具民间特色的就是造像塔。塔从印度传入我国,梵文“stupa”的译音,以藏舍利和梵卷之用,而造像塔系借助塔形造像的佛教艺术形式。南涅水石刻是民间石刻,是老百姓们在信仰佛教时雕凿而成,但因为他们经济力量有限,就几个人合资雕凿一块进行供奉。所以就出现了一块石塔上刊有四位供奉者姓名的现象。

南涅水石刻博物馆石刻造像

南涅水石刻博物馆石刻造像
南涅水石刻出土的单体造像,形体等同人的大小,其罗汉、菩萨形象多似僧侣、达官、贵妇、仆从等,其中一部分残缺,但整体感仍然很完美,佛和菩萨的神态谦和自如,动态变化细微,静中见动,衣纹随体势转折,清晰分明,楚楚动人。

南涅水石刻博物馆石刻造像

南涅水石刻博物馆石刻造像
南涅水石刻以其阔达、粗狂之性格,恢弘、壮观的群体造像,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视线。因其数量之大、造像之美、刻技之精而占据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一席。代表着我国北方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佛教雕刻艺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极高的保护、研究价值。该馆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一座民间石刻艺术专题陈列馆,其数量之多,年代之久,内容之丰富居全国之首。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堪称艺术瑰宝。
南涅水石刻博物馆石刻造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