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呼吁在博物馆领域开展广泛持续国际合作

      新华社深圳11月12日电(记者 张建华)为期3天的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12日在深圳闭幕。论坛发布了《深圳宣言》,重申博物馆为改善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做出的巨大贡献,呼吁各国政府和有关机构在博物馆领域开展更广泛的持续性国际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和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闭幕式并致辞。

      博科娃在致辞中说,博物馆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信博物馆能够加强社会包容性,创造工作机会,并能够加强人们对于国家的身份认同。

      她说,过去几年,中国是全球博物馆发展最多的国家,在1949年中国只有25个博物馆,现在则有4000多个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已经是促进城市发展、社会包容和城市空间质量的重要平台,这个对于世界来说都是鼓舞人心的进展。”

      陈宝生在致辞中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本次论坛是落实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与加强博物馆与收藏及其多样性和社会作用的建议书》的第一次重大国际活动,将对推动世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论坛发布了《深圳宣言》,围绕博物馆及其藏品和运营模式的多样化、战争与冲突时代博物馆在保护遗产方面的作用、博物馆的责任、开展更广泛的国内和国际合作等发出了倡议。

      《宣言》指出,博物馆始终是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最为关键和主要的组织机构之一,且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创造力和发展方面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和平或战争年代,还是自然灾害期间,博物馆在打击非法贩运以及保护、保存和推广人类遗产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

      《宣言》倡议,各国博物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私人机构以及个人都能够促进博物馆及其藏品和运营模式的多样化;鼓励博物馆采用严格的道德准则;着力开展更广泛的持续性国际合作。

      本次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文物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在为期3天的论坛中,160余名国内外博物馆代表和专家学者就“新兴博物馆领域--创意的途径”“战乱与和平时期的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的责任以及从业人员的道德与技术标准”“面向更为广阔的国家和国际间博物馆合作”四个主题深入交换意见。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