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纸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进一步加强东亚地区纸质文物保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合作,由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纸质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南京博物院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支持的“东亚纸质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于11 月 13 日至14 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罗静,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以及来自中、日、韩等国的80余名纸张保护专家出席。

  纸是人类文明发展与繁荣的重要物质载体,造纸术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具意义和价值的发明创造之一。它带来了书写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大大推动了知识的扩散与文化传播,革命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并记录了人类进步的脚步。

  罗静在致辞时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多项成果。利用传统工艺抢救性地修复了一大批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纸质文物。同时,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纸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在纸张清洗脱酸、脆弱加固、有害微生物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开展了中国古纸的科学价值挖掘研究,对出土与传世的中国古纸的材料与制作工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书画传统装裱技艺进行梳理,并在南京博物院成立了纸质文物保护国家重点科研基地。他表示,“十三五”期间还将进一步加大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保护技术与装备创新、传统工艺抢救与科学化,以及价值传播与利用、修复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龚良介绍了南京博物院近年来开展的制定中国传统书画文物保护的技术标准工作,近现代纸质文物脱酸技术研究,以及正在开展的古代纸张文物的保护技术的研究。他说,东亚三国在历史文化方面发展过程相近,在纸质文物保护面临着相同的严峻形势,希望三国专家能够相互合作,在文物保护,尤其是纸质文物保护方面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研讨会以“东亚纸质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的传承、发展、交流与合作”为主题。共有20位代表作大会发言。其中,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历史遗产学院教授大林贤太郎、韩国装潢研究会会长朴智善、中国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陈潇俐三位代表作主题报告。与会者就传统造纸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纸质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进行了交流,分享了经验。大家意识到,在遵循国际理念的同时,怎样将本国的传统制造、保护技艺保存下来是非常重要的。

  11月13日还召开了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纸质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执委会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执委会工作报告,增选了执行委员。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