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年轻人关注博物馆事业

 昨日,嘉宾们在论坛现场专心听取发言。-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日,嘉宾们在论坛现场专心听取发言。

 

  昨日下午,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之“第四次主题会议/平行论坛”在五洲宾馆深圳厅、华夏厅同步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书实施的案例研究”等话题成为现场国内外文博界专家们讨论的重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部文化遗产司可移动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事务处处长冷松担任本场论坛的召集人。法国第三大学教授弗朗索瓦·麦雷斯、彼得大帝人类和民族博物馆副馆长朱丽叶·卡皮纳、巴西博物馆学院院长马赛诺·马托斯·阿劳乔、巴巴多斯博物馆与历史协会主任阿丽桑卓·康明斯、菲律宾国家博物馆馆长杰里米·巴恩斯、中国河南省博物院院长田凯、突尼斯博物馆发展和管理部主任塔哈尔·加利亚博士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言。

 

  将注重调研的传统发扬下去

 

  弗朗索瓦·麦雷斯在巴黎第三大学教授博物馆学和文化经济学,并在卢浮宫学院教授博物馆学。他表示,近50年来,世界各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迅猛,据“博物馆分析”网站的数据统计,全球目前有8万家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博物馆。他介绍,“博物馆分析”网站负责搜索和统计关于博物馆的各类信息,但互联网不发达地区的数据不能及时地纳入其中,“对博物馆发展而言,调研至关重要。自二战结束后创建‘观察站’,档案馆概念由此产生。目前相关资料搜集、调研的‘观察站’少之又少。进入21世纪,是时候将调研的传统发扬下去。”

 

  朱丽叶·卡皮纳表示,自己从事博物馆事业已有30多年,这其中,不仅进行案头工作,还经常外出进行田野调查。朱丽叶·卡皮纳介绍说,她目前供职的彼得大帝人类和民族博物馆刚刚举行300周年纪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博物馆在人们获得身份认同、教育和研究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不仅要记录、展示、研究,还要成为被研究的目标,即博物馆学。”

 

  让年轻人关注博物馆事业

 

  朱丽叶·卡皮纳表示,博物馆工作远未达到理想目标。她举了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说:“我曾经在乌兹别克斯坦,听一位老者抱怨他的儿子,‘我的两个儿子,一个拥有很体面的工作,另一个在博物馆工作,这太糟糕了。’” 朱丽叶·卡皮纳说:“糟糕二字的评价,源自博物馆工作微博的薪酬。因此,除了研究,更重要的是吸引年轻人对博物馆事业的关注。有了立法的支持,才能加强专业人士的提高和培训,才能让博物馆事业成为年轻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此外,大量私人藏家和私人博物馆的兴起,也是对博物馆事业的有力支持。”

 

  马赛诺·马托斯·阿劳乔同时拥有法律学位和博物馆学博士学位,曾担任巴西圣保罗州政府文化厅厅长。目前他是圣保罗艺术双年展委员会的成员。他介绍说,巴西博物馆系统于2004年建立,全面促进博物馆与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同时,鼓励国家博物馆项目的落实,“这是一个有效的系统,不仅引领,还带动区域文博事业的发展。”

 

  小岛国也能讲出大故事

 

  “小岛国也能讲出大故事。”阿丽桑卓·康明斯来自岛国巴巴多斯,一个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端的国家。阿丽桑卓·康明斯现为巴巴多斯博物馆馆长和巴巴多斯历史学会会长。据她介绍,巴巴多斯博物馆目前正在筹建一个儿童博物馆。在她看来,“如何看待自己”是博物馆建设的初衷。阿丽桑卓·康明斯有着多年博物馆工作的经验。她认为,博物馆创建出的场景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表达,而“意愿”则是推动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因素。

 

  杰里米·巴恩斯则介绍了菲律宾国家博物馆的相关情况。一张美丽的卫星图片作为他演讲的开始。杰里米·巴恩斯表示,独特的地理及历史原因,使得菲律宾的文物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其中海洋、殖民文物最为世人熟知。他介绍说,整个菲律宾只有一个国家博物馆,展出绘画、考古等艺术,既有地上文物,水下考古也有相应成果。在他看来,博物馆是“遗产的中心”,用以展示菲律宾的国家形象和文化传承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