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将提升文保标准 紫金山上将有三大文物保护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今天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记者昨天从中山陵园管理局了解到,这位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的长眠之地——南京中山陵将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标准。《中山陵文物保护规划》即将启动编制,未来中山陵将与明孝陵、六朝建筑遗址成为紫金山上三个重要保护区。

  毛主席曾发专电要求保护中山陵

  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后,根据其遗愿,遗体安葬在南京紫金山麓。中山陵于1926年开始兴建,全部工程至1932年完成。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奉安大典举办,孙中山灵柩正式入葬中山陵。

  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闻慧斌处长介绍,人民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保护中山陵。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之前,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就书写了“保护中山陵”手令。南京解放的第二天,也就是1949年4月24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军委致粟裕、张震电中特别提到:“请刘(伯承)、张(际春)、李(达)注意保护南京的孙中山陵墓,对守陵人给予照顾。”

  1949年5月,南京市军管会发出保护中山陵园布告:“为严密保护孙中山先生陵园起见,无论军民人等,前来游览,不得损伤一草一木,违者严惩不贷。”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刘伯承将军任南京市长时,特地从云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中山陵。

  1961年,中山陵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中山陵做了全面维护性保养

  闻慧斌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山陵较大规模的修缮就有8次,近几年的修缮主要包括:2009年,中山陵园对中山陵主体建筑、周边环境及附属纪念建筑等进行大修,更换了主体建筑全部蓝色琉璃瓦,修缮了台阶、广场,并维修了四组纪念建筑;2011年6月,中山陵进行短期保养,为期20天,对祭堂坐像底座上的浮雕进行了修复;2013年,整个中山陵建筑及附属构筑物进行了一次全面维护性保养,并针对祭堂、碑亭、陵门做了适当维修。

  今年10月,为迎接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对中山陵建筑及附属构筑物进行全面维护性保养,主要包括牌坊至陵门路面修补、陵门东西卫士室外立面出新、陵门至祭堂松动台阶维修、祭堂四角耳房内墙及天花粉刷、并针对祭堂、碑亭、陵门做了适当维修。

  闻慧斌告诉记者,作为文物建筑,中山陵目前要面临的隐患,主要是建筑年代已久,普遍需要妥善加固,同时,有一些台阶出现沉降,需要“对症下药”。

  明孝陵和六朝祭坛也将规划保护

  闻慧斌介绍,《中山陵文物保护规划》已经上报国家文物局并获得批准立项,近期即将启动编制。

  紫金山是南京群山之首,山上分布着众多历史遗迹,年代涵盖从东吴到民国的漫长历史时期留。记者了解到,除了中山陵,紫金山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朝祭坛遗址、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也都在酝酿自己的保护规划。

  记者了解到,六朝祭坛遗址是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步判断是南朝建康城北郊坛的遗址,当时考古发掘时曾经轰动全国;后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陵墓,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明孝陵和中山陵一样,也都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这两处重要文物的保护规划初步完成,已经上报国家文物局待批,和中山陵文物保护规划一样,批准后将由江苏省政府公布。”闻慧斌介绍,在各项规划完成后,紫金山上将形成“三大文物保护区”的格局,将很好地诠释紫金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