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贵德惊现宋代仿青铜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民街经营古玩店的胡老板是我交往多年的朋友,他深知我喜爱古代的青铜器,今年5月份,他到贵德游玩时,偶然间从一贩马人手中淘到一件仿商周的青铜觚。”80多岁的崔老爷子拿着一件宝贝走进了《社区周报》晒宝栏目,供大家鉴赏。

 

  青铜觚本是盛行于商周时期的酒器和水器,而这件青铜觚是宋代人仿照商周时期的匠人制作的。这件青铜觚高21厘米,口圆直径12.5厘米,底足直径9.5厘米,青铜觚中间束腰的突出部分阳刻有卷云纹和饕餮纹,眼珠浑圆,眉尖上翘,这是典型的商周纹饰,但铸造师所采用的却是宋代后才出现的铜锌合金材料,经过长期氧化后呈现出粟皮色釉光,没有入土侵蚀的痕迹,由此判断出它是件足有数百年历史的传世品。青铜觚表面所刻的三行九字篆书所要表达的寓意是提醒为王者;割舍征伐之心,令行于耕读,以保高山,西陲高原疆土。

 

  觚是中国古代人最早的饮酒器具,只供当朝的王公贵族使用,一般平民是无法见到的,其中大多数被用作帝王将相死后的随葬品,刻有铭文的最为珍贵。这件青铜觚从所刻的铭文中获取了一些历史信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和佐证资料。

 

  据《青海历史纪要》中记载,公元1099年至1104年,北宋政权实力已经控制了河湟地域,改“鄯州”为“西宁州”,即今西宁,这也是西宁这一地名见于我国历史之始,后来大量部队和移民在青海东部开垦屯田,推测这件青铜觚就是那个历史时期的遗作,也或许是中原地区带入的礼器,还需要专家们进一步鉴定,但不管情况如何,这件青铜觚能在青海贵德县出现,足以说明河湟地域文化底蕴之深厚。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