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将联合破解玄奘足迹 双方平摊考古费用

印度比哈尔邦一处遗迹(《印度教徒报》网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印度比哈尔邦一处遗迹(《印度教徒报》网站)

 

  印媒称,中国将与印度比哈尔邦政府合作勘查和发掘玄奘旅行日志中提及的位于华氏城、那烂陀大学以及灵鹫山的几处地点,以发掘阿育王柱,以及玄奘在一块岩石上的足迹、遗物等。

 

  据《印度斯坦时报》网站11月8日报道,僧人玄奘是记录同为最古老文明的印度和中国之间交流的最重要的编年史家之一。

 

  探地雷达、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无人机、卫星成像系统等现代设备将被用于勘查和发掘。

 

  印度贾亚斯瓦尔研究所所长比乔伊·乔杜里博士以及比哈尔邦文化遗产发展协会将在这一即将展开的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乔杜里说:“我已经与比哈尔邦首席部长尼蒂什·库马尔谈及此事,他已批准该项目。现在我们正与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举行会谈。对话已经开始,但相关手续尚待完成。”

 

  乔杜里说:“他们必须破译玄奘的旅行日志。比哈尔邦政府和中国政府将平均分摊费用。”

 

  那烂陀大学副校长戈帕·萨巴瓦尔说,该大学将很快参与这一项目。她说:“迄今为止,那烂陀大学仅有1.8公里见方的区域已被发掘,存在更多考古遗址被发掘出来的巨大可能性。”

 

  那烂陀寺是7世纪玄奘艰险遥远旅途的目的地。

 

  乔杜里说:“亚历山大·坎宁安大力探寻玄奘足迹的努力后继无人。考古记录中存在严重空白。尚未发现与极为重要的古城华氏城相吻合的考古遗址。玄奘提到了比哈尔邦几处纪念碑,并给出了相对距离和方向。”

 

  乔杜里认为现代设备以及破译玄奘的旅行日志可以帮助解开许多谜团。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