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术馆实施“海外回流”征集项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1月7日,著名旅美画家、作家、收藏家刘墉和夫人毕薇薇向浙江美术馆捐赠的31件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从美国纽约顺利运抵杭州。这批藏品正式入藏浙江美术馆,成为继去年底从美国征集傅狷夫藏99件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后,浙江美术馆成功实施的第二个“海外回流”征集项目。

 

  刘墉祖籍杭州临安,大学学习美术,师从黄君璧、林玉山等。他在艺术、文学、戏剧、新闻上都卓然成家,具有国际影响力。刘墉年轻时就开始收藏书画,这次捐赠的作品中包括虚谷、王礼、任伯年、王一亭、张大千、刘海粟、傅抱石、黄君璧等名家的精品,对提升浙江美术馆藏品档次、丰富近现代名家典藏体系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有的还填补了浙江美术馆收藏的空白。

 

  刘墉、毕薇薇夫妇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他们还特别捐赠了收藏的第一件作品。这件黄君璧的《落霞孤鹜》一直挂在他们的书房里,点交时是现场从墙上取下来的。同时从墙上取下来的,还有张大千为刘墉诗画散文集处女作《萤窗随笔》题的书名和汪亚尘的《早春图》。在这次捐赠中,共有《白云堂画论画法》手稿等5件(组)黄君璧作品,至此,浙江美术馆藏黄君璧作品有10件(组),初具规模,殊为难得。

 

  另外,有多件作品对刘墉、毕薇薇夫妇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如书法《桥畔垂杨下碧溪》是张隆延给夫妇俩的新婚贺礼;喻仲林国画《牡丹》是最近的一件收藏,刘墉、毕薇薇夫妇冒着大雨,在一家画廊看到这幅作品后,心中喜欢,立即买下来。他们表示,浙江美术馆的专业态度和学术品格打动了他们,向浙江美术馆捐赠藏品,完成了他们的一桩心愿,也是对家乡文化建设奉献的一分心力。

 

  “中国风格,浙江韵味,古今一体,面向世界”是浙江美术馆的立馆方向,而“百年文脉梳理”更是浙江美术馆大力实施的系统工程。“百年书画征集”是“百年文脉梳理”的重要内容,由此逐步构建近现代名家典藏体系,通过对重要美术家、美术团体、美术流派和美术现象的典藏、研究,为百年文脉提供具体、详实的内容史料。有不少艺术家、收藏家把藏品从大陆带到台湾地区,再带到美国等地精心保存。大力拓展海外征集渠道,不断让这些艺术精品从海外回流,无疑对浙江美术馆完善典藏体系和梳理百年文脉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表示,通过“海外回流”,浙江美术馆与很多艺术家及家属建立了联系,初步达成回国办展、捐赠作品等意向。浙江美术馆将在明年下半年策划举办“跨洋三杰——郑月波、王昌杰、刘业昭作品展”,全面展现这3位早期杭州国立艺专毕业的前辈的艺术历程。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