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量遗址讲述小山镇红色故事

位于上洞村的高枧大捷作战指挥部旧址

 

位于上洞村的高枧大捷作战指挥部旧址

 

  实名记载的水江籍烈士达432人

 

  水江镇小洞村附近,有一座整齐排列着当年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英勇牺牲的烈士墓群。据了解,《江西省革命烈士英名录》中实名记载的水江籍烈士就达432人,其中包括飞夺泸定桥22勇士之一的刘梓华、号称“双枪王”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三陀古”黄开泰等。当年在这块热土上,曾沸腾起熊熊的革命烽火,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在这里曾留下毛泽东、彭德怀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红军队伍曾踏遍这里的绿水青山……

 

  据当地群众介绍,80多年前,水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苏维埃政府等革命遗迹保存完好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9月11日,毛泽东在铜鼓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这年9月20日,毛泽东率领工农起义军队伍来到水江(当时叫“锦江”)乡,途经小洞、苍溪、集福等村庄,并宿营快荣村黄氏祠堂。据老一辈村民回忆,那天晚上,毛泽东组织当地村民开座谈会,布置起义部队抄了大土豪黄金元的家,将所得的部分粮食及衣物送给村里的穷苦人家。毛泽东在水江播下革命的火种,从此揭开了水江的红色革命历史。

 

  记者在快荣村看到,该村的毛泽东旧居,书写在农家土墙上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杨岐山武装暴动领头人黄钢、黄铁、黄铜的故居,都保存完好。在上洞村梓木山的山腰上,保存着长达千余米的战斗壕沟遗迹。在该村亭子村小组,有成立于1930年6月的萍七区十四乡苏维埃政府遗址(原上洞兴进社学校)、成立于1932年2月的红军医院遗址;在塘上村小组,有成立于1931年7月的培源红色小学(后改名列宁小学)遗迹;在梓木村小组,有红军长征时飞夺泸定桥22勇士之一刘梓华的故居。在小洞村牛牯冲村小组,有1930年7月创办的列宁小学遗址;在长坑村小组,有1931年9月成立的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遗址;在大塘面村小组,有成立于1932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萍七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在小洞村孤山北角,有用于及时发现和报告敌情的烽火台遗址。

 

  当地拟大力发展红色乡村旅游

 

  有专家评论,水江的红色革命资源是一笔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当年,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来到水江镇建起苏维埃政府后,在这个闭塞的山镇宣讲传播马列主义。同时,发动和武装民众,配合红军作战或独自作战,并建立工会、农会组织,开展土地革命,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故事,其中的高枧大捷等尤为脍炙人口。

 

  记者从该镇了解到,2015年9月,投资70万元兴建的水江镇革命烈士陵园落成开园。今年,该镇党委、政府制定了《水江镇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工程实施方案》,围绕“创建红色生态文明小镇”发展定位,建设红色主题公园,创立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红色乡村旅游品牌,让水江红色文化代代传承,革命精神发扬光大,苏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