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憩桥村:低调的古村落里藏了不少故事

憩桥村-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82岁的胡高法是名“老镇海”,从出生就在这片土地,做了多年的地方志工作,对镇海的角角落落都很熟悉。看到本报刊出将寻访宁波最美老地名的启事,胡师傅说他一定要为镇海贵驷街道的憩桥村点个赞。“一座桥命名了整个村,这里出走了贝家两位将军和贝时璋,不少历史古迹保存至今还原汁原味,这样的古村落宁波也少有了……”

  憩桥

  戚继光一坐得名 曾是热闹古集镇

  桂花馥郁,绵延在蜿蜒小河两侧300余米的街巷里。青瓦白壁的马头墙,风物依旧。简朴的长条石憩桥,横跨小河,静静地陪伴着河水流淌。

  从市区出发,穿过常洪隧道,一路向北,早上8点半的车流里,半小时不到就抵达了憩桥村。

  憩桥是整个村落的绝对中心,以它为界,沿河两岸的民居分别挂上了桥前和桥后两副门牌。小小的一座桥,算上两岸的连接也就不过10米长,让桥体两侧那一人高的长条基石显得格外粗壮。或是因为岁月沧桑,“憩桥”二字生出些裂纹,厚重感顿生。如果仔细看,桥墩两侧还刻有一副对联:路亘南北徙龙虎,水跨东西贯慈镇。

  据传,憩桥始建于宋代,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一次巡视海防时途经此桥,小坐一会,并在过桥四十步之遥的凉亭稍憩,“憩桥”、“憩亭”由此而得名。作为当时的古集镇,民国初尚有集市,后逐渐南移到贵驷桥一带。

  家在桥前84号的村民周阿姨嫁来村里已有56年,因为地处憩桥和憩亭间,目睹了憩桥几十年的变迁。她告诉记者,以前这附近房子不多,后来人丁兴旺起来,大家都围绕着憩桥两岸造房子,每日茶余饭后的保留节目就是聚拢在桥上坐坐聊聊。谁家儿子考了大学,谁家女儿要出嫁,谁家孩子接了老妈出国旅游,这些信息都在桥上流转。

  除了这桥本身颇有历史渊源外,憩桥的“憩桥龙”也是出了名的。村民们都说,“憩桥龙”一出,再大的火也灭得了。这“憩桥龙”便是憩桥救火会的灭火器。

  指着河塘边灰砖牌楼式样的救火会遗迹,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这是当年民国早期憩桥村村民自发组建的民间义务消防组织,这灭火器还是特地从美国进口来的。有村民示范当时救火的动作,“中间是个大的长方形木桶,长约2.5米,宽约0.8米,高1米多,几个年轻力壮的男人扛着,往桶里倒水,然后几个人一起推压,让水喷出来,就可以灭火了。”

  将军第

  一门两将军,左宗棠前来做客

  憩桥旁50多米远,贝氏宗祠边上有一条甬道。甬道口一块黑底金字由左宗棠题写的门匾“将军第”高悬,在迷离的雨丝中透露出几缕神秘的气息。这里,是中国近代海军史上两位先驱人物贝锦泉、贝珊泉兄弟的旧居。大哥贝锦泉,据传年轻时在葡籍外轮上做水手替班,掌握了轮船的机器性能、航海技术等,水性也特别好。后机缘巧合进入军界。

  清咸丰年间,宁波帮海商李也亭、盛植琯等人共同出资白银七万两向广州洋商购买火轮船一艘,定名“宝顺”,这是中国第一艘轮船。贝锦泉经人推荐成了船上的司舵——即掌舵的人。

  1866年,总理衙门大臣左宗棠主持洋务运动,购买了一艘“华福宝”轮船,仍由贝锦泉做管带(即舰长)。此后贝锦泉一直受到左宗棠赏识,追随其左右。

  1884年中法战争,左宗棠任命贝锦泉为定海总兵,防守镇海前沿阵地定海。他日夜修筑防御工事,驻兵3000多名。长年戎马倥偬,贝锦泉疲惫了,病逝于家中,清廷赐敕为“建威将军”。

  贝珊泉是贝锦泉的兄弟,他由兄长招募入军,后成为“超武”兵舰管带。镇海口战役胜利后,贝珊泉也因为立功被擢升为水师总兵、候补副将,病故后被追封为“振威将军”。一门两俊杰,成为憩桥村乃至宁波的一段佳话。

  光绪初年,左宗棠到贝家作客,就住在桂花厅,留下一副对联:“何可一日无此轩,万事需退一步厢。”如今,桂花厅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堂前一棵近200年的桂花树默默地吐露着芬芳。

  今年71岁的贝金鳌是贝家第五代长子,从小在憩桥村长大,他祖上正是贝珊泉。在贝金鳌的引领下,记者走进贝家祠堂。高高悬挂的“忠本堂”匾额下,悬挂着贝锦泉、贝珊泉身着官服正襟危坐的画像,三杯清酒敬放桌前。如今,陈旧而肃穆的老祠堂,仍能让人触摸到当年贝氏的风光。

  贝时璋故居

  在家乡待了12年 启蒙在进修学堂

  我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是憩桥村的又一个骄傲。从将军第出来,不远处就到了贝时璋院士故居。

  这是一幢典型的江南民居院落,坐北朝南,楼房五间两弄,两厢平屋明轩,前有围墙大门,自成院落。整个建筑建于清光绪中期,构筑普通,并不豪华。贝老生前已将旧居赠送村里,如今旧居已经整修,大门旁镶有“贝时璋旧居”大理石碑。

  1903年,贝时璋就诞生在这里。尽管在家乡一共只待了12年,但他的启蒙学堂正是位于贝氏宗祠内的“进修学堂”。8岁那年,母亲为了摆脱“目不识丁”的痛苦,送他去上学。10岁时,进修学堂停办,贝时璋又去了宝善学堂学习(今贵驷中心学校)。当年贝时璋在这里学习了两年,然后从这里走向汉口,走向德国,走向了科学的人生。

  贝时璋在憩桥村生活了短暂的12年,只在1948年父亲去世回来过一次,仍乡音不改。

  短短数百米,一座憩桥、一个古村落,说不尽的地名和名人故事。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