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收藏的目标是什么:商业价值vs个人趣味
吴镇 《渔父图》
艺术收藏有着不同的目的和趣味。艺术品的收藏体现文人的审美和喜好。收藏,是对于某种趣味的偏好;而在当下,艺术的收藏呈现不同的价值体系和观念,利用商业手段,实现艺术品利益的最大化是当代艺术收藏的显著特征。
这是一个问题:艺术收藏,是商业价值还是个人趣味?
不同的收藏目的,产生完全不同的收藏趣味,由此而出现各种观念的对碰、冲撞。各种观念也许完全对立,互不干涉。但艺术也在不知不觉间进入我们的选择范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当代艺术收藏:商业价值是其核心
以一个当代艺术中最具影响力的也最受争议的英国艺术家达米安·赫斯特的作品《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为例。只看标题,很高深、很哲理、很高大上的样子吧?其实,它就是泡在福尔马林液里的一条虎鲨标本。
这条鲨鱼是1991年由广告界大亨、收藏家查尔斯·萨奇以5万英镑的价格委托赫斯特制作的,赫斯特花了6000英镑,找人在澳大利亚将这条虎鲨捕获,然后运回伦敦,请人制成标本。在这之后,他们给作品开出了天价:1200万英镑。
于是,艺术界的收藏大家们开始积极响应,这其中包括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馆长尼古拉斯·塞罗塔爵士和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史蒂夫·科恩。最后,科恩如愿以偿,把鲨鱼收入囊中。
后来,赫斯特请人又捕获了四条鲨鱼。并做了一件一模一样、仅仅是名字不同的作品,送去国外展览,还非常不厚道地以400万美元的价钱卖给了韩国的三星美术馆。当然,以最高价购入此作品的史蒂夫·科恩从来没有对此发表任何意见。
到底是谁有能力把这一条鲨鱼标本卖出这么高的价格?是艺术家本人吗?当然不是。这就不得不提当代艺术中最重要的角色——经纪人。
艺术经纪人就是在艺术市场上为艺术品交易双方充当中介而收取佣金的人。如画廊画商、拍卖行法人和艺术博览会组织者。
有能力把鲨鱼卖1200万英镑的人,就是全世界顶级的画商拉里·高古轩。他不仅开画廊,做展览,同时也做中间人和经纪人,通过拍卖或私洽来做艺术品交易。2015年的全球艺术品拍卖榜前20名中里就有5个人作品都被高古轩代理过,包括毕加索、贾科梅蒂、蒙德里安、安迪·沃霍尔和塞·托姆布雷明德。美国著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在世时,作品价格不超过5万美元。而高古轩在安迪·沃霍尔去世近30年后,仍举办了20多场作品展,并将他的价格持续推高。
同样是高古轩把赫斯特卖成了世界上最贵的艺术家。相比于艺术家本人,高古轩才是最大的赢家。就是这样的赢家,自信地说出了这样的话“艺术品的价值是创造出来的,是一个群体来界定它值多少钱,而维系这个价值体系,就是一个画商的工作。”
中国古代收藏:注重文人的趣味
我们回头看看中国收藏家,听听他们的收藏理念。在中国古代,收藏家其实还身兼着批判家、赞助人的身份,以至于有观点认为:中国的艺术史是收藏家的历史。
项子京,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人,祖籍浙江绍兴。喜好收藏历代名品,为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
现在我们去博物馆,很多重要的收藏品上,都能看到盖有“项子京”、“子京”、“项子京家珍藏”、“项墨林鉴藏章”、“神品”等印章。这些都是项子京的收藏印。说明这些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作品都曾是他的囊中之物。可以这么说,在中国重要的书画作品上,除了清代皇帝的印章之外,就数他的印章最多了,他个人收藏的书画,现在任何博物馆都望尘莫及。连后来的乾隆皇帝,都是他的粉丝。
除了字画鉴赏,他的藏书也非常丰富,他的收藏室取名“天籁阁”,有点类似现在的私人博物馆,另外,他还著书,有《墨林山堂诗集》、《蕉窗九录》等。著名的“唐伯虎点秋香”典故就出自项子京的著作中。项子京还是一位有名的刻书家,把收集的书法名帖,汇刊成《天籁阁帖》流传后世。
广州清代的十三行行商潘正炜,也是一位重要的收藏家,收藏了大量宋元时期的绘画。元代吴镇的《渔父图》是宋元绘画的精绝之作,就曾是潘正炜的藏品。同时,他对于石涛的作品情有独钟,收藏了他大部分代表作品。要知道,在清代石涛的作品就相当于现在的“当代艺术”。同样,潘正炜为这些藏品也建了“私人博物馆”——听帆楼,这些作品都收录在潘正炜所著的《听帆楼书画记》中。石涛的代表作《收尽奇峰打草稿》就收藏其中。
古代收藏家,除了良好的家学背景和雄厚的财力外,还需要个人独特非凡的眼光和品位。作为文人,他们当时的收藏行为,体现的是一种文人的情趣和品位。正是由于项子京、潘正炜等收藏家,中国文人画的品位得以流传,并构筑了中国美术的独特风貌。
所以,相比较而言,当代艺术,讲推手,古代艺术,谈趣味。
在当代艺术的运作中,卖家将一件作品策划成一个话题、一个故事,从而形成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古代收藏对一件作品更多的是趣味研究。从资本的推手到趣味的聚合,各取所需,体现收藏领域中不同的理念和价值观。没有对错可言。正是这种差异性,才让收藏呈现不同景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