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元年粤海关银锭
银锭作为货币,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白银冶炼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考古发现最早的银币是战国银贝和银布币,至唐演变为银铤和银饼,但行用有限,宋金时使用渐广,成为战争赔款、帝王赏赐、军费赋税的计价物,形制上也演变为面大底小的束腰线板形。明代用银普遍但形制繁杂。清代以来,外国机制银币大量流入中国,且行用日广,为朝野所忧,最终引发币制改革,开启中国机制币历史。
虽然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严格的规定,允许官宦门第和贵族富商自由铸造,但一般来讲,特别是清代以前,银锭的造型却基本只有几种:汉代银锭的器型为饼状;唐代一般是长方形条状,同时有饼状和船形;宋代银锭的器型以铤为主,与唐银相比形态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形,两头两个圆弧成束腰形;辽、西夏、金的银锭器型与宋差不多;元代银锭的器型与宋出入不大,无铭文锭的区分是周缘翘起,中间内凹,多数元锭没有铭文;明代银锭的器型长度较元代变短,而厚度却增加,束腰已较小,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加突出,形成一个双翅。
本文要介绍的这枚清代咸丰元年粤海关银锭(见图),采用砝码锭的造型,长95毫米,宽63毫米,高35毫米,重373.7克。银锭戳印深峻工整,字体刚劲有力,两边竖书戳汉文“咸丰元年”、“十一月秦永合”,上横戳汉文“粤海关”字样,像一个“门”字形;包浆淳厚、形制规范、色泽温润自然。锭面中心微凹,锭底及周边有蜂窝孔和细密状水波纹,蜂窝孔深浅不一,口小洞大圆润光洁,蜂窝内可见金属光泽且气泡所留呈态自然。银锭两侧有很规整的弧形,弧形由底两侧至翅尖,弧度较高,个别磨损严重处呈黑色且使用布料等无法轻易擦除。清代一两一般为34至38克之间,这枚银锭自重369.7克,其称量货币价值当为10两。
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设立了中国首批海关(粤、闽、江、浙),其中粤海关就设在现广州海珠广场旁的天字码头。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撤销江、浙、闽三海关,仅留粤海关管理对外贸易,粤海关因而成为全国唯一口岸海关,这期间粤海关监督一职多由满人充任。海关完全是清政府的一部分,主权是独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粤海关的对外征税部分改由英国人管理,关税直接支付战争赔款,粤海关成为名符其实的洋关。清代的关税是以白银来结算的,关税收入最终是以银锭的形式出现。
粤海关银锭的魅力不仅在于它们的存世稀少,更重要的是,透过那些印刻在银锭上的铭文,让我们了解粤海关的发展历程、征税情况以及鸦片战争以后关税被用作战争赔款,从而使中国海关主权完全掌控在英国人手中的历史事实,因而此锭应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