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博物院举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展 珍贵文物亮相

这枚印章是1934年皖南地区成立革命组织时启用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枚印章是1934年皖南地区成立革命组织时启用的

 

  八十多年前,发源于我省的革命队伍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力量,其中约有3 万名安徽籍指战员参加了长征,涌现出一批功勋卓著的革命将领,也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历史。昨日,由省文化厅主办的“飘扬的红旗——纪念建党95 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在省博物院新馆开展,其中14 件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部分文物还是第一次对外展出。

 

  保存数十年的红军印章

 

  在此次展出的一级文物中,一枚“中国工农红军江边特区司令部”红色印章十分显眼,从外形看,它也比普通印章大不少。

 

  “这枚印章当年曾收藏在黟县一位老游击队员家中,能保存至今也经历了一番波折。”省博物院学术研究部负责人冯超介绍,这枚印章是1934年皖南地区成立革命组织时刻好启用的,由黄杨木雕成,印面直径10.1 厘米,厚度3.3厘米,字体为行书。

 

  1934 年冬,皖南特区所在的黟县柯村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在当地坚持斗争的特区苏维埃主席宁春生,找到了当地老游击队员汪协德,把这枚红军大印托付给他。汪协德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把大印用棕皮、破布层层包裹,外面糊上黄泥、石灰,埋在了家里的墙脚下,最终才让这枚印章保存了下来。

 

  珍贵漫画留下长征记忆

 

  在此次展览中,还有部分文物和史料也是第一次亮相。由枞阳籍将领、曾任文化部部长的黄镇手绘的“长征漫画”是首次和安徽观众见面。

 

  “这几幅漫画虽是复制品,但原图均是黄镇在长征期间创作。留存至今的长征影像、图片资料非常少,这是唯一的画作,更显珍贵。”冯超介绍,黄镇曾在美术学校就读,长征开始后他拿起画笔,一路走一路画。在他的作品中,既有林伯渠等革命将领,也有红军翻越雪山、露营草地的场景,更有磨青稞等长征途中的生活细节写照。

 

  据了解,黄镇在长征图中创作的漫画作品有四五百张,但由于环境的艰苦,画作在长征途中大多丢失,最终只有25 张被拍照保存了下来。1938 年,照片被芜湖革命人士钱杏邨得到,继而出版成《西行漫画》单行本,但作者不详。直到1962 年,这份珍贵的长征记忆才重新遇到它的主人——黄镇。这些漫画作品在中国美术史和新闻传播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省内部分地区同步展出

 

  记者了解到,“飘扬的红旗——纪念建党95 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分为“红色沃土”、“红色英杰”、“红色记忆”三个部分,通过240 余件革命文物,350 余张图片,配合视频播放、互动触屏等表现手段,全景讲述长征中安徽籍红军将士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再现安徽地区保留的红色革命旧址,和背后的历史记忆与革命精神。

 

  据介绍,展览将一直持续到11 月底,市民可以到位于合肥市政务区怀宁路上的省博物院新馆免费参观。另外,此次展览的相关内容,也将被制作成电子图版,同时在省内部分市县博物馆、纪念馆以及政府机关、广场、社区、学校等公共区域展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