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博物馆举办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展

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

 

  清代皇帝都喜欢召集宫廷画师给自己画行乐图,道光帝也是。

 

  在《道光帝行乐图》中,他端坐在“澄心正性”亭里,慈眉善目,看着皇子、公主在公园里玩耍。如果看得够仔细,就会发现他手里握了一个鼻烟壶。

 

  到了另一幅《喜溢秋庭图》里,会看得更清晰。

 

  道光帝和皇后,坐在亭子里,旁边的炕几上,不但放了一个绿色鼻烟壶,还有一个白色的烟碟。

 

  这就说明,道光帝喜嗜鼻烟,而且还会随身带着鼻烟壶、烟碟。

 

  算算时间,鼻烟壶明末清初时传入中国后,逐渐流行起来,到了道光帝时,鼻烟壶已经成为皇亲贵族的心头好,花样、讲究也更多。

 

  今天起,南宋官窑博物馆将有一个新展览——《嗅里乾坤——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展》,有120多个鼻烟壶,都是从清代到民国的老物件。

 

  120多个鼻烟壶,材质多样,玉、翡翠、琥珀、玛瑙、水晶、玻璃,甚至还有木雕、鹤顶红。道光帝会喜欢哪一个,真不好猜,不过你倒可以去看看,哪种最合你心意。

 

  昨天,工作人员先带我逛了一圈。我觉得最特别的有两样。

 

  一个是“白玉茄形鼻烟壶”。白玉做成胖乎乎的小茄子,碧玉镶成墨绿色的小叶子,还带了一个珊瑚做的蒂,那是鼻烟壶的盖子。小茄子浑然天成,看着萌萌的。据说古代人喜欢它有多子多孙,子孙繁衍的美好寓意。

 

  另一个就是鹤顶红鼻烟壶。

 

  “鹤顶红”,其实是公盔犀鸟的头胄。盔犀鸟原产于东亚热带雨林,体形在犀鸟科鸟类中最为庞大,其头胄为实心,质地坚硬,故被人用来雕刻工艺品。古代曾以进贡或贸易等方式传入中国,又因其公鸟头胄中后部为红色,被称为“鹤顶红”。

 

  这种材料本来就不多见,做成鼻烟壶的就更珍贵了。这个鼻烟壶上,画了老翁头戴斗笠骑着毛驴,旁边跟着个书童肩挑酒葫芦,两个人在冬天去寻梅。

 

  另外,还有一套12个画了《西厢记》折子戏的鼻烟壶,画了钟馗嫁妹的双连鼻烟壶,5厘米高的陶瓷上画了《白蛇传》白娘子水漫金山的鼻烟壶等,还都蛮值得一看的。

 

  展览为期三个月,免费参观。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